赵匡胤忍无可忍,尤其是在罪魁祸首还就俯首跪在自己面前的情景之下。
他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啊
就这么给你嚯嚯了是吗
赵匡胤怒火中烧,忍不住狠狠朝着赵光义踹了一脚。
到底昔日是武将,这一脚可是让赵光义五脏六腑都狠狠跟着颤了一颤。
雍熙北伐,这场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宋军的惨败告终,辽宋之间彻底攻守易形,原本占据上风的宋朝彻底转向被动防守,更为重要的是,从此,宋朝朝廷上至君王宰执,下到普通庶卒,都产生了恐辽之心,要不然宋真宗也不会跪的这么熟练。
从此,燕云十六州对于宋朝而言,只能说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梦了。
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
这句名言正是出自于雍熙北伐失利之后的宋太宗之口。
原因无他,不仅北面连续遭遇如此大的惨败,宋太宗对交趾、定难的经略也陆续失败,什么叫开边失利赵光义生怕我们无法理解,忍不住亲自为我们演示。
刘彻实在憋不住了,忍不住大笑出声。
这世上竟然还有人比他们家人还不要脸。
这叫“四夷当置之度外”吗那你是想要不置之度外也不行啊,哪里都掺和不进去呢
始皇帝对于这种一点本事都没有,连借鉴意义都不配有的人那是一个眼神也欠奉,直接命人紧闭门窗,在殿内安心批阅起了堆积起来的竹简。
但是宋太宗的语录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永远是常看常新,常看常有更好笑的乐子。
譬如在端拱二年,宋太宗就说过“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可以说,找台阶这种事情,我们永远要相信宋朝皇帝。
自此之后,彻底确立了宋朝守内虚外的国策。
不过嘛
他所幻想的精神胜利法,“内既理则外自安”完全就是个笑话,宋朝可是为数不多的直接由外向内突破,喜提灭亡的朝代,还是两次。
虽然原本知道之后他们宋朝会遭遇靖康之难,甚至连皇帝都给人掳到北边去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知道之后的事情所在祸因在如今埋下又是另一回事。
他们大宋还能不能好了
纵然是没有读过书的普通民众也感受到了一丝微妙。
尤其是
雍熙北伐之中丧命的士卒中,也有他们相依为命的亲人呐
原本只知道是为了国家打仗而血染沙场,可是如今天幕竟然告诉他们,那次的失败完全就是皇帝老儿的锅,他们也许本能活着回来的
他们如何能不感到愤懑呢
好吧,既然你赵光义要理内,甚至对于自己理内的成果颇为自得,公平起见,我们也来唠两句他能看,但不能细看的所谓文治吧。
只想说,那些以征战出名的皇帝的文治比上赵光义,那是一点都不带虚的。
赵光义
你天幕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能看,但不能细看的文治
这是在说他文治也平平无奇吗
尤其是
怎么就以征战出名的皇帝的文治都比他强了呢
历史上有几个以征战出名的皇帝啊,这简直就是实名拉踩了吧
他对于自己的文治那一向是颇为自得,认为自己有平稳社稷之功劳的,怎么到你天幕口中,就好似他一无是处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