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缓缓消散,耳畔好像还萦绕着余音。
除了被那句“得位不正谓之文”炸得外焦里嫩的诸位“文皇帝”们,其他人接受程度还算良好
并没有
这个被“得位不正”的人正是区区不才在下我呢
但除了赵光义,其他人却并不会为那个尚未“得位”的自己感到有多么大的忧虑。
李世民更是比较突出。
有点为武德年间的亲爹感到一丝担忧。
毕竟听到天幕如此描绘之后的景象,他都有些蠢蠢欲动,希望让那个所谓的“贞观之治”早日到来,何况是苦亲爹与亲哥种种脑子缺根筋的行为久矣,只是还没迈过心里那个坎的秦王呢
别的不好说,反正这个天幕肯定会启迪年轻一些的自己的。
当时的自己的权势如何他自己心里自然是最清楚的,他爹早就已经难以压制住他了。
希望他爹能迷途知返吧,最好是能将皇位拱手送上,想来自己也完全不会吝啬一个太上皇的待遇的。
至于朱棣,早在听到靖难之役的详细过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最多就是挨上两板子,只要时机选的对,甚至很可能可以全身而退。
毕竟自己干得有多好有目共睹,自家老爹是个什么性格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再加上一边还有一个主要负责衬托自己英明神武的大侄子,老头子原本的错误选择的朱允炆,甚至说不定他还能提前得到他爹的认可也说不准呢。
毕竟要是能不靖难,就更好了,能多打多少次蒙古啊
最重要的是
他不想当明成祖
也不想被人调侃“得位不正”,那不是白白给自己造势了这么久,也白辛苦他爹洪武三十五年从孝陵里爬出来给自己传位的“一番苦心”了嘛。
洪武朝的朱元璋原本在视频开头积攒的火气此刻只能说消散了个七七八八。
尤其是再次以后世人的视角带他一起回顾了一下宋朝赵光义的那些子糟心事。
他竟然忍不住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怎么大家都是太宗,只有你这个宋太宗干得这么次
而后才想起来这个原本应该是明太宗的太宗是谁。
看着已经越来越自信,甚至好奇地对着自己面前的小型天幕探头探脑的朱棣,朱元璋
不过他心中自然是思绪万千,只不过并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他之前只知道自己这个自年少时就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儿子对于军事之上颇有才能,却从没想过,这个之前并不受他重视的儿子竟然在治国理政之上也是一把好手。
当然,如果窥得天机,可以让标儿躲过一劫,他最理想的继承人当然还是自幼就对其寄予厚望的皇太子,可若是
但这种想法是万万不可能让这些臭小子们知道的。
尤其是现在越看心眼越多的四儿子。
于是朱
元璋不阴不阳地道“乱瞅什么瞅,还不一块儿来看看后世之人可又有些什么见解”
朱棣
这之前也没有这个环节啊,怎么到他爹嘴里就好像他有多么不懂事一样家人们谁懂啊,就挺突然的。
刘恒表现得十分淡定。
反正皇位也不是自己夺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以他即位前的处境,这些事情好像跟他本人关系有点,但是不多。
还能怎么办呢,就祈祷能够收听到这个天幕的节点对自己友好一点吧。
如果是他爹还活着的时候
虽然跟他爹确实不熟,但是按照他们老刘家一以贯之的性格而言,大概会成为他爹的后备计划,会替他做些筹谋,至于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