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觉得哪里都没有问题,并且还将持续付诸于实践。
汉武朝北门公车司马部官员沉默以对。
好一个一份也是送,一百份也是送。
生动形象地告诉他们,什么叫,皇帝一句话,他们跑断腿。
知道长安昆明池里的水都是哪里来的吗那都是他们流的泪啊。
如果自认为自己有才华之人,可以在此自荐,如果能皇帝满意,便可以破格提拔。
正所谓一个办走出了人力资源的气势。
于是,未央宫的北门公车司马部那叫一个热闹。
朱买臣与主父偃最终便是通过此种渠道扶摇直上的。
当然,最炸裂的还得是东方朔,据说,东方朔在北门上了好几车的书,汉武帝足足花了两个月才将其上书看完。
不过由此可见,东方朔确实妙语连珠,毕竟刘猪猪他竟然真的看了两个月诶,可能是这两个月的闲暇时间全都在拿这个上书解闷了吧。
刘彻
他就不能是想看看这个东方朔还能说点什么利国利民的举措吗
当然,写的有趣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了。
但是如何把上书写的有趣吸引他的注意不应该是臣子自己想办法嘛
刘彻理直气壮地将责任推到旁人身上。
主父偃主父偃也能算是自己上书得到青睐的吗
他们看陛下分明早就有所预谋,否则众所周知北门上书那叫一个效率低下,怎么就主父偃一上书就立马被召见了,严重怀疑陛下在背后控分
刘彻听不见,听见了也当听不见。
什么控分,不存在的。
他那叫跟人才惺惺相惜,确信。
接下来要提的呢,便是我们汉武朝的一位搜粟都尉,哦,不是桑弘羊哈,人那个时候已经升职了。
汉武帝末年,之前数十年的征战与连年不断的天灾还是为这个国家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后期由于两位战神的陨落,导致战争收益的大幅降低,战争收益远远比不上支出,这个一向以军事为主的帝国经济随即陷入了混乱之中。
汉武帝最终以一位政治家的超乎寻常的清醒察觉了这狂奔之中帝国的危机,他悬崖勒马,最终将对外政策由积极进攻暂时调整为积极防御,对内则努力养马与务农。
而所谓汉武开源,不光是在经济上,别人搞农业那就是老老实实种地,汉武帝搞农业,是搞生产力发展,好家伙,直接在产量上做文章了。
要不说汉武帝人才库水深呢。
当他需要好好搞农业的时候,反手就掏出了一个之前都没怎么听说过,但却在中国农业史上举足轻重的赵过。
在产量上做文章
刘恒眼前那叫一个一亮。
这个东西他喜欢
刘彻
很好,叫赵过是吧,这个人他记住了,从今天开始就举国搜寻这个叫做赵过的人才。
终于让他等到了一个之前都没听说过的人了。
明明是他的主场,不知道为什么,他却觉得自己的脑袋那叫一个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