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在位期间,将“宦官专政”发扬光大。赫赫有名的操纵军政大权,甚至成为了兵部尚书的李辅国与统帅神策军,以专横跋扈名扬史册的鱼朝恩都是肃宗李亨朝的宦官。
而且,或许是因为亲爹信赖边将而导致安史之乱,唐肃宗显然对于这些将领失去了自己的信任,但是他是如何做的呢
只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竟然是选择不给几十万大军设置统帅反而设置了宦官担任监军,宦官对于军政的参与度那只能说是非常具有存在感。
李世民
武则天
他们没别的好说,只能说,真的对于李唐家的后人的水平开了眼了。
李家皇帝还有救吗
看来是没有了。
李亨则忍不住为自己辩驳。
他那也是迫不得已好吗
毕竟自己的上位,李辅国本就是一大功臣,自己也已无法撼动。
何况
安史之乱还不够混乱吗要是再多整出一两个节度使来,他还要不要活了
而且李亨作为一个皇帝,眼光不可谓不短浅。一味只想着尽快夺回长安和洛阳以彰显自己的能力,在安禄山被儿子杀害,叛军不稳定的情况下喜提两场惨败,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一打而空。
最终只能向回纥借兵。
请神容易送神难,除了放任回纥军队在攻克洛阳之后大肆掳掠三天三夜的约定之外,回纥也成为之后唐朝需要不断拉拢与妥协的对象,边境不堪其扰。
放任回纥大肆掳掠
还是掳掠的洛阳
洛阳在大唐人眼中是什么意义,没有人能够比唐人们更加清楚,之前他们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道,回纥在洛阳做的那些暴行,他们的陛下,他们的朝廷竟然原本就是知晓的。
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胆寒呢
李世民早已被这后世子孙的种种下饭操作给整沉默了。
向回纥借兵
亏他们做得出来
回纥那些外族的胃口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如今还贸贸然便被扯进了他大唐的内政之中来,之后的气焰岂不是更加嚣张
再加之虽然李隆基事后迫不得已首肯了这位贯彻了老李家优良传统的好大儿,但是却怎么可能舍得放权
一时之间,一个大唐,两位话事人,怎么可能不混乱呢
一边打仗一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派系斗争,导致大唐手握兵权的那些人都陷入了争斗与观望之中,酿成了许多悲剧,比如几乎被打成了空城,只能“人相食”,却也没能成功等来援军的睢阳,正是大唐内斗的牺牲品。
一座坚守了十个月的睢阳,在唐朝那些当权者的斗争与冷眼旁观之中,孤军奋战,最终城破之时,城中竟然只剩下了寥寥数百人。
睢阳攻破十天后,洛阳终于第一次被收复。
第一次被收复
难道还有第二次
武则天更是忍不住嗤之以鼻。
这李家的后代,还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个宫廷政变的水准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