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读过史书,他当然知道这些事情,所以他才会说,大秦要以强亡。
因为大秦的存在让原本武德充沛打出民族脊梁的大汉王朝不复存在,让两千年后仍以汉人自居的朝代消失在历史长河,秦取代了汉,那么汉的其德招招其功烈烈便该由秦来完成,否则代汉而取之的秦,有何面目以华夏正统来自居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些大汉王朝所达到的高度,阿父都会达到,而阿父的秦,纵然有一日走向灭亡,也当如历史上的汉朝一样,在国力强盛的时候走向灭亡,而非屈辱地被异族所吞并。
“陛下忒多心。”
王离道,“大秦有陛下,有皇太女,必能千秋鼎盛,万世长存”
“对,千秋鼎盛,万世长存”
亲卫声音郎朗。
嬴政掀了下眼皮。
他何尝不想如此
但没有不散的宴席,更没有不变的王朝,这个道理他一直都懂。
他最大的心愿,一是天下一统,由他开创的大秦能昌明太平,不负祖辈,更不负浴血奋战的将士与殚心竭力的公卿大夫。
至于二,便是他一手创建的大秦能死得铁骨铮铮,并非如晋如宋那样死于外族入侵,而是堂堂正正地死在自己人手里,这样才对得起被他取而代之的大汉王朝。
嬴政漫不经心瞥了一眼刘季。
男人立在十一身后,虽早已不是毛头少年,但此时仍是卫士们的话所影响,眉宇间难掩激动。
史书上讲这位汉高祖最初的目标是游侠,以他来看,并非史书胡诌,而是这位汉高祖的的确确有游侠之气,重义轻利,豪气干云。
嬴政收回视线。
奉常觉得嬴政的话着实不中听,哪有王朝正盛世太平的时候,执政的帝王便开始琢磨日后的灭亡
陛下这是太顺了,顺到已经给自己找不到人生目标,所以开始琢磨王朝终结的时候他的后人该干什么。
一言蔽之,因为太过强大,以至于生了独孤求败的心理。
“陛下,该刻石颂功了。”
奉常岔开话题。
自己的话的确不适合在封禅大典上多说,嬴政颔首,“可。”
奉常一整衣袖,转身面向众人,“左相听召,刻石颂功”
“喏。”
李斯应诺而出。
刻石颂功是将帝王功绩刻在石头上,上告天地山川,下可让后人瞻仰流传,这种事一般由帝王左膀右臂来做,比如说王贲蒙毅之类的。
王贲虽是武将出身,但更是贵族身份,君子六艺无一不精,更写得一手好字,做这种事情再适合不过。
至于蒙毅,那更不必提,写的赋能在二十一世纪霸榜热搜,其文学素养远非一般公卿大夫所能比拟。
但嬴政却没有用王贲与蒙毅,而是用了李斯,那个历史上在他死后背叛了他的男人,因过人的才华与超脱时代的眼光依旧被他所倚重,刻石颂功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他最初颁布科举选仕召令时说过的话,这句话并非是说说而已,而是他以此为标杆,身体力行执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