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个妹妹,名唤八娘,已经成亲了,有听过女德,但这男德却从未听过。
说起来,苏家是不教女儿什么女德的,是一起读书启智,而不是像其他人家教导女儿那样刻意培养温婉淑女,大家闺秀。
但是八娘嫁人的时候,苏轼倒是从程家长了见识,交换名贴的时候,换到家里了几本书,女诫女训之类。
当时父亲脸都黑了,却考虑到两家情谊,上门讨教了几次,书退回去,婚却没退。
倒是不知道这男德会是什么,也是成亲之前要递交到男方那边去的嘛
明朝不少脑子里全是裹脚布的老“学究”早就对天书不满。
“果不其然,不是男子,整天胡言乱语,这什么男德,是哪里来的粗鄙之言。”头发花白,头戴儒巾,身穿斓衫,俨然是一个老秀才。
应和他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些还不是秀才,一副自己学识渊博的样子,批判着天书。
新奇的知识能不能利民他们不管,新上的便宜糖、盐他们家里或是买了,或是揭不开锅连这些都没买,但是这都不耽误他们此刻跟着骂这天书。
哈,也就是女人见识短浅,有这等手段,这等知识,竟然是公开学习
只一两样便能吃喝不愁了有这钱,捐个官也不是小事。
女人不能当官,他们这些男人都可以啊,可恶,怎么这些事情没有落到他们头上。
心中的抑郁愤懑在这一刻用另一种话批判出来,男德,男子要什么德行,养家糊口已是不易,大家已经是忠孝两全,兄友弟恭的大好男儿了
跳梁小丑的声音再大,也挡不住江思瑶的兴致勃勃,毕竟她完全听不见,毫无影响。
而之所以一时兴起提这男德,只不过是恰好,恰好知道曹丕、曹植、甄宓的事情,又恰好觉得让李隆基学学男德也稳赚不亏。
以深爱老婆为荣。
刘协作为里面格格不入的选手,是最淡定的,江思瑶说什么,他就写什么然后争取最快发出去。
以风流花心为耻。
命运让郭女王提前和曹丕认识,这个世界他在甄宓和郭女王之间做出了选择,但是魏文帝并不是,这句话还真就让他羞愧了半分。
李隆基也不好意思,不过他此时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没有到晚年强娶儿媳的时候,发这话倒也没有多么羞耻。
八荣八耻,合计也就一百多字,给三位开了开眼界,发的人没有多少感慨,只不过是觉得这后世对男子要求略微严苛。
某些不是皇帝的却闹得极欢,高谈阔论只差标榜自己才是真理,什么天书,都是胡言乱语的东西,只仗着自己能在天上
刘邦从头听到尾巴,点评到,“估计在后世,也没几个男人能做到。”
萧何难得抬眸,看了一眼自己这却是管不住自己的顶头上司,“何以见得”
刘邦信誓旦旦,“风流花心就能让一半的男人打不到啦另一半”
“是在努力赚钱上折腰的吗还是在老实听话上”这是依旧在国都,没能打仗,天天训练已经把自己闷地如同一点就炸的炮仗的韩信。
刘邦这三个开国功臣,张良满心满眼只有灭秦。萧何目光总是停留在弱势群体上,想要做出点恢复民生的事情。韩信则是一身傲骨,有着放不下的自尊心,和想要走向高处的决心。
好消息是,一旦他们放在一起,就会有点相互克制的意思,并不会一起折腾点大事,因为以前是刘邦作为这个粘合剂,带着他们干大事的。
坏消息是,刘邦觉得好忙。
被韩信这炮仗挤兑的事情,刘邦都忍了,他第一时间跟想要开口的韩信说,“不募兵了,够了。”
“哪里够兵马这方面,多多益善”韩信气到不行,“陛下啊陛下,别只顾着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看看我们的邻居,它大不大,它还有好多矿石,我看到了,金矿,你没看到吗”
陛下也看到了,陛下也很舍不得,刘邦深呼吸两三次,总算是把想要附和的话憋回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