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被从小养成的娇贵习惯,变成了有品位的象征。
而武将们看到的则是他的手,这小郎君天天喝酒,烂醉如泥地回家,走路都走不了直线,跌跌撞撞好几回,但是手却一直不抖。
不像那些文官,喝个两杯手抖地连文书也写不好,耽误他们喝酒谈下来的事情。
主要是第二天清醒了,那些文官会不认账可把他们这些要钱打仗的武将们气坏了。
这个小郎君要是能靠诗才走上仕途,应该也是个文官,还爱喝酒,会醉但是手很稳。
立刻马上,去户部走马上任啊
对此李白有六个点要表示。
让一个练剑的人手抖,是不是在质疑他手里的剑即使不是大家,就算年轻,但是他每天的基本功不是白练的,可以装作醉酒丢了酒杯,都不能手抖
至于去户部上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辈子不会和计算和解的,这不是什么不懂数理,是浪漫主义的情怀
总而言之,李白的近一个月的装相都是白装了。
这一个月里他到处赴宴参加酒会,谁喊他都去,去了就哐哐哐喝酒,要作诗一首不作直接醉倒,也不是没好处的。
好处就是认识了不少纨绔子弟,毕竟不是每一个会办宴会的人都是正经刺探这位被天书点名的“诗人”的才华的,也有纯纯看上这个名气很大的同龄人。
喊上门一看,嘿,跟我一样,是个纨绔
只不过啊,无论是被文官赞美还是被武将青睐,亦或者得到了家世背景都很过硬的纨绔小伙伴的认可,都不能让李白能迅速结束这段被迫旅游。
加上这天书的再度点名,这回家之路怕是遥遥无期了。
李隆基自然也是看到了,开元年间的他还没沦落到之后昏聩的地步,毕竟新官上任也还有三把火,他自然也勤勤恳恳在为了大唐奉献自己。
“那李白”
话才开了个头,就有小太监急匆匆献媚,“回圣人的话,已经在长安呆了一月有余了,倒也没什么特异之处,不如”
“不如什么圣人面前也敢有献媚别人的小心思”李隆基早在小太监开口的时候,就把目光看回了天书之上,高力士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连忙让那小太监闭嘴。
被拖出殿外的小太监嘴堵上了,呜咽声中依稀可以听到“阿耶”这样的话。
李隆基和高力士二人的面色都没有任何改变,再开口也依旧平淡极了。
“将军这儿,养得不行啊。”
李隆基亲封的,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偶尔会喊喊。
高力士当即认错,“才开始养,没教好,这么容易被腐蚀心智,想来也是不用继续教了。”
自然不用,毕竟直接死掉了。
剩下的对李白的话自然是由高力士补上,高力士不像那见钱眼开的小太监,收了别人的钱就会办事,他拎得清的很。
这李白是有天书背书的,这是什么概念
只要天书一直认为李白是个人物,那即使用阴谋诡计,把人弄死了,在天书时不时提一嘴,每次提都是夸的渲染下,李白只会在圣人心里被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