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还主动替哥哥分忧,在监工了几个实验室的事情,结果出的很慢,但是监管地很认真。
前段时间俩实验室的车都能稳定开起来之后,还带着哥哥去兜风了。
偷偷带的,怕哥哥被朝臣说,现在的赵光义跟朝臣的关系极差,因为他已经被扣上了祸国殃民的帽子。
话里话外都是他耽误了大宋的未来,大宋重文抑武都和他有关系。
笑话,赵光义觉得这些人可真无耻,如果以后他推崇重文抑武,这些人会不享受吗
不,他们只会一边享受,一边主动排挤武官,主动拉帮结派。
现在只骂他一个人,是觉得他做错了吗
也不是,只是想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在他身上罢了
这样的大臣,他也不想合作
赵光义忿忿不平,不愿意和这些人勾搭,不想当这种需要他当冤大头的皇帝。
至于当皇帝的滋味,赵光义这些天也注意研究了赵匡胤的日常,不太行。
每天起的比鸡还早,一大早地处理奏折,睡得比狗都晚,大晚上了有什么危机情况也得爬起来处理。
而他就不一样了,这些天赵光义即使承担的是关系到大宋未来走向的,验证天书准确性的研究实验,也依旧是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每天的任务更是,由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完成,完不完成。
甚至哥哥在知道他会当皇帝之后,对他更好了。
明明现在的皇帝是哥哥,但是所有东西优先给了他。
赵光义体会到了,最佳的状态应该是,享受当皇帝享受的东西,而不承担当皇帝的义务,最主要的是,当王爷享受和当皇帝享受,后者居然还要写罪己诏
还不是刘彻那种年度总结,最后被误会的罪己诏。
兄长赵匡胤因为“怂宋”的事情,写了罪己诏向百姓保证,一定不会成为那样的软柿子,以后文武并重。
这么些天,除了赵光义带着哥哥兜风的时候,看到了兄长这些天久违的笑脸,平时基本上都已经开始不假辞色,不怎么笑了。
诸如此类的种种,让赵光义下定决心。
还是开车比较好,当个纨绔王爷。
而天书讲的东西又都是真的,与其在之后被人评价是比不上哥哥的皇帝,不如还是换个赛道吧。
另一个自己已经验证了,和哥哥同一个赛道不合适,不同的赛道就不用和哥哥比较了。
当实验室的大老板,偶尔看看实验进度,在实验比较安全的时候,想的话就体验一下实验成果,不想也可以看别人体验嘛。
天书上展示的车,他们大宋也能研究出来,不过是速度慢了点。
那么,天书展示的能飞天的东西,大宋肯定也能。
不过是时间而已,时间会让大宋被什么元朝替代,时间也可以让大宋有飞机,有火箭
而天书每次介绍的时候,都喜欢介绍源头,这给了赵光义一个名留青史的办法。
那就是成为汽车,飞机,火箭的源头设计人物。
这应该很好实施。
因为赵光义已经准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了,平衡文武是作为兄长的赵匡胤要做的事情,而他赵光义只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