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了内长安都在言论太子造反,所以太子兵败正在逃亡者,宫中的使者没能抓到他。
并在五子传后续补充道久知,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
这句话的中心论述和资治通鉴有点不一样,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彻逐渐不信任巫蛊之事,知道太子只是害怕没有其他的意思,车千秋之后为太子述冤。
如果从这方面来看,刘彻对于巫蛊之祸太子污蔑一事,又变成了一个迷信巫蛊,信赖江充,后在群臣进言下,渐渐幡然醒悟的君主形象。
怎么说呢。
就刘彻早年的经历,和他在汉书史记中都多有记载关于求仙问道的事情,莫名觉得他做下这样的事情也不稀奇。
只是会和他年轻时候精明能干,即使沉迷神鬼一道,却不会被骗得裤衩子都掉了,还能反杀的形象来看,反差也是有点大。
不过先不说刘彻了,让视角回到刘据这边来。
在刘据的视角看来,他做了什么事情。
1、抓了污蔑自己的人,证明自己的清白。
2、父皇了无音讯,可能死了。
3、丞相想接着这个机会铲除自己。
第一,第二点解释过了,来讲讲第三点。
为什么说刘据眼中丞相想借机铲除自己。
很简单因为先前精神绷紧到极致的刘据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他以门下宾客为将,率卫兵攻入了丞相府,准备杀了和他有怨,又是李广利亲戚的丞相刘屈氂。
这绝不是一个理智清醒的太子应该坐下的事情。
还记得刘据最开始的目标吗
是以牙还牙逼迫江充承认是他污蔑了自己,证明自己的清白。
但刘据实际上做了什么。
他先是把韩说杀了,又因为没抓到另外二人,直接先发制人在上林苑监斩江充,和一中胡人巫师。
其实到这里,刘据的做法虽然激进,但也不至于走到谋反这件事上。
直到刘据脑子发昏,去杀丞相这件事才大发了起来。
丞相自古以来都是极高的官职,哪怕在一些朝代不一定是权利最大,作用大权的人。
但只要现代人一想起来朝堂上除了皇帝外,谁的权利最大,第一反应多半会是丞相。
这点哪怕晚年把丞相当韭菜一样嘎的刘彻,杀丞相都得找个理由。
而现在你刘据都还不是皇帝,就敢无理杀丞相。
你就算是不想造反,做的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以说是自掘坟墓。
而刘屈氂不知道是真的菜,还是有点智慧在身上。
他面对太子的进攻,没和太子打起来,一边悄悄溜掉了,一边又派遣使者去找了汉武帝,得到了武帝的诏令后,才去和太子对杀。
这时候的刘屈氂虽然被骂了,但是他手上拿到了武帝捕杀叛逆着,朕自赏罚分明的诏书,和相关战术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