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使者突然起来的怂,帮了刘据很大的忙。
在听完刘据投降所做的事情后,刘彻做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心情难得宽慰了一点,好歹没有真的蠢到家。
为什么说是太近了。
因为甘泉宫虽然在消息不通的刘据眼中,犹如跨不过的屏障,阻隔了他与刘彻的消息传递。
但实际上甘泉宫到长安城,只有三百余里的路,如果是普通人三百余里,或许要走上个把月。
可作为皇帝的刘彻,可以使用驰道。
以驰道行走,一天一夜可行六百里。
这也是为什么,在太子“叛变”后,御史章赣和苏文能在次日到达陛下宫内,丞相刘屈氂的使者能及时通知刘彻太子造反的事情。
不然走普通道路前往甘泉宫,等丞相的使者到了,太子都造反完,带着人来找自己老爹,根本不用打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近的距离,如果事情如太子所想,刘彻已死,那么长安城附近的军事力量,都会偏向拥有正统继承人身份的太子。
刘据完全可以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进行反叛。
毕竟他和扶苏还是有点不一样,他属于师出有名,清君侧的旗帜有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但还是那句话,人家刘彻就是活得好好的。
那刘据的行动就等于老寿星上吊,自寻死路。
在甘泉宫距离长安极近的情况下,刘彻收到消息,立刻颁布了三条命令。
1、封锁长安城,以牛车作为掩护,不要和城内士兵混战,减少损失。
2、之前说过,集中各县兵力给丞相刘屈氂指挥
3、父子两不约而同想到长水宣曲胡兵,武帝派莽通为使者,前去长水宣曲胡骑入长安,并将征发的船兵,一并交由大鸿胪商丘成。
三条指令下来,可以说是全面覆盖,没有一点遗漏之处。
即从正面为丞相刘屈氂补给了兵力,又从侧面截断了太子想要获得的后备力量。
打得太子那是二丈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时候,刘据如果脑子还清醒就该意识到,刘屈氂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调动各县兵力,并征调船兵从长安河各处截断他的退路。
可人情绪上头就是容易发昏,在刘屈氂的一次次进攻下,刘据感到挫败的同时。
屡次向各处求援,却没有得到援助,更是加深了,他对于自己孤立无援只能靠自己的念头,也就越发的无法停下自己反抗的步伐。
最终做出了,带领囚徒驱赶长安四市约数万人,武装起来,让他们与刘屈氂的正规军决战。
这一战打得长安血流成河,死伤着数万,血入沟边,至此刘据才真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刘据这个人在后世人看来,是以什么出名的,仁厚友善,猪猪发猪瘟下倒霉的猪崽。
这点在当时人看来也是一样的,太子是仁厚友善宽宏的人,未来会是一个温和的皇帝,所以当时人们才喜爱太子,愿意支持他。
但刘据长安一战为了自己的私心,逼迫手无寸铁的长安百姓,血战朝堂军队,给晚年汉朝本不富裕的人口雪上加霜,直接将这一基调毁了。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刘据身为太子本来就没为百姓做下什么值得交口称赞的事情,事到临头却逼他们上战场,谁会真的认可他的所作所为呢
因此才有了民间传言,太子谋反,大家都不支持他。
可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仙人说得是及,是及,那日长安到处都是血,哗啦啦的流,尸体都堆成山了。”
此间距离巫蛊之祸,已有一年的时间,陛下正在为太子平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