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做到如此地步的时候,多半是在瘟疫爆发,或是传染病发生之时,才会采用严格的“消毒”制度。
他们未尝不知道,沸水可以去除瘴气,只是平日没能带到生活中来罢了。
毕竟谁能想到,本身正常的空气,会在病时犹如疫病期间的瘴气一般,给人带来致命的危机。
现在华佗一提出,众人并无以为,心中只有一种明悟的感觉。
有时候一种道理的存在并没有多难,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入口,戳破那层距离真香如此之近的窗口。
在华佗提出完自己的论点后。
华佗的徒弟吴普又接着他的观点说了下去“如此说来,大夫治病后,金针当以火燎取出上一患者的瘴气,才可使其用于下一人,触碰病人时我等也当洗净双手,误触眼鼻口舌,使瘴气从五窍入内。”
“正是如此啊”
通过华佗的点播,众人纷纷抒发自己在行医中,遇到类似事情的见闻。
最终定下了建安时代,第一代“无菌原则”。
其效果当然远不如现代,但在当时确实一种技术的革新,被医者们认可宣传,列入了医者的行医必修之法,并代代更新,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大大减少了患者感染而逝的概率。
都说盛世出繁华,百姓安居乐业,怡然自得。
这句话是很正确的,也只有盛世才可能出现政府组织,阻止编撰医书的事情发生。
不然在乱杀之中,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有大志着想一统天下,无力者苟延残喘,难以分神去研究医书。
因此唐朝的上升期间,公元659年,出现第一本由唐代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编撰的世界第一部药典新修草本,也就不足以让人惊奇了。
毕竟那时候的大唐正值盛世繁荣昌盛,套用诗圣杜甫的话就是“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
短短几句,便流露出了盛唐的繁华之景。
“稻米流脂粟米白,真好啊大唐能有如此昌盛之景,陛下必定功不可没。”
诗歌短短三句,却透露出平和安宁,盛世以至的信息。
也只有盛世,才能家家储藏米谷的仓库装的满满的,出门不用挑选吉的日子,随时都能出门远行。
这样的大唐,正是贞观臣子们想要缔造的大唐。
天幕中一瞬间展现的关于大唐的繁华景象,让本来因为粮草不够,百姓尚不能安乐的李世民心平静了下来。
罢了,没什么东西是一蹴而就的。
亩产千斤的良田也并非凭空出现,想必也是后人总结前人经验,代代叠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历经千年而得。
即使没有亩产千斤的良田,不代表李世民和众人就无法缔造盛世的大唐。
另一个他可以做到的事,这个世界的李世民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唐说完之后就是宋。
在现代唐诗宋词常常并列而提,好似这两个朝代共享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