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太太走了三个多月,姜宁也就吃了三个多月的素。
姜宁知道饥饿的滋味,不会也不敢挑食,更不想真把身体搞坏,每顿饭都好好吃饱了。
可对爱吃肉的人来说,素菜再怎么做出花来也代替不了肉。何况在孝期,林如海、贾敏带头尽哀,厨上的人便有本事也不敢十分使出来,每天的菜就那几样轮换。
又因为天热,苦夏,姜宁不可避免地从每顿饭吃八九分饱,到了吃到六七分,感觉不饿就停筷了。
再加上一直没闲着,消耗大,姜宁花半年养胖了一寸多的腰围又瘦了两寸,两个月前新做的衣裳宽松了不少。
正是初秋,天气还热着,她穿的是薄绸软罗做的衣裙,被风一吹,下摆飘起来,更显得腰细身弱,连背影也风姿无限。
看得贾赦又妒又恨。
这本该是他的人
林如海静静站在不远处,面无表情打量着贾赦,又顺着贾赦的目光,看到姜宁纤纤素手提起白绫裙子,露出一双素面月白缎子鞋,略弯下身子,低头迈进了船舱。
直到围随姜宁的人也都进去了,林如海才心中一哂,走向他的两位内兄。
看到他过来,大内兄贾恩侯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二内兄贾存周面上却有几分掩饰不及的尴尬。
以往林如海与贾赦关系平平,和贾政却颇为投契,常在心内赞许贾政谦恭厚道,有祖父遗风注。即便在贾敏落胎后,贾家与林家不复以往亲近,他二人也常有往来。
贾母亦知他们相和,姜宁进门时,便是贾政代表贾家过来的。
但看过方才那一幕,林如海对贾政的品行产生了些许疑问。
既然明知贾恩侯行为不妥,众目睽睽下,二内兄为何不加以劝阻
是认为他不会知道,所以不必劝吗
还有贾恩侯贾赦。
不管贾赦从前对姜妹妹有什么想法,现在,姜妹妹已是他的人了,若对他还存有半分尊重,贾赦便不该再有任何觊觎之心
林如海面色如常,和贾赦、贾政与其余亲朋道别后,登船离岸。
船越行越远,岸上的人也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个黑点,消失在视野中。
林如海想起了姜妹妹进门后的那天,他劝母亲说孩子没了,他知道母亲心痛,他亦心痛,但最痛的一定是孩子的娘是敏儿。
他明白母亲恨贾赦,他至今也是能不见贾赦就不见,可日子总要往前走。
姜妹妹进了门,母亲也已经让贾赦付出了代价。他不会委屈姜妹妹,但求母亲今后莫要过于抬高姜妹妹了,以免家中上下失序,人心分离那即便子孙繁盛,家中又能兴旺到几时
那日,说完这些话,他想到了贾家。
贾家早有兄弟离心之相。
后来,母亲病重临终前对他说的那些,他亦深知有理。
贾赦连修身都做不好,又何谈教养子孙
并非他妄言太子实无明君之相。
今日又见到贾赦、贾政这般,贾赦话中还三句不离太子,林如海终于做好了决定。
他确实不能再与贾家亲近起来了。出孝后起复,也绝不能用贾家的人脉。
即便贾家将来真有了从龙之功,再兴盛起来,他也不悔。
九月,林家的船在苏州靠岸。
姜宁几乎晕了大半个月船,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下船时又瘦了一大圈儿,瘦得下巴尖尖的,看上去可怜极了。
桃嬷嬷和拂云、乘风五月末便和送东西的人一起过来了,已经在老宅里等了两个月,把姜宁的新院子处处都收拾好了。
她们三人有两个也晕船,一接到姜宁,看见她这个模样儿,便知她受了不少苦。
桃嬷嬷心疼坏了,想抱怨两句,又不好抱怨林家,欲要说岁雪怎么把姑娘服侍得这样,偏抱月也是一路跟着姜宁伺候的,又怕哪句话不对再冲着了抱月,便只好说今天的菜单“炖了滋味极好的东坡肉呢,我看姨娘现在吃不了这口,还是散与众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