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如此这般说服自己,也说服其他人,忽略桃嬷嬷一言难尽的眼神。
这算她交了第一个外面的朋友吗
感觉真不错。
封氏每隔一个月也会来林邸一次。
她第一次看到姜宁墙上的刀剑时吓呆了。
后来熟悉了,不怕了,她还和姜宁说私话“林大人对你也算难得了,可惜隔着几千里不过你把两个姐儿养得这般好,能算大功一件,以后谁也不好为难你的。”
姜宁一笑,装不好意思,没答话。
是啊,光说对“妾”,林如海是挺难得的。
但封氏有一句话不错,黛玉和绯玉长得真是越来越好了。
或许是自家女儿丢了,或许是这姐妹俩天生就招人喜欢,封氏把她们也当眼珠子一样疼爱。
哪怕她们姐妹和平常的小姑娘不一样,爱吵爱闹,爱玩虫子,甚至会跑了还想爬树上房当然被拦下来了,封氏也都说“真好啊。”
是啊,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地在眼前,活得皮实些,不同些,算什么呢
有一个封氏在,王嬷嬷等八个人再也没抱怨过什么。
姑苏几年风雨不调,百姓之家卖儿卖女的多。姜宁买了十六个五到十岁不等的女孩子,交给岁雪和乘风调理。有几个手脚大、骨架大的,便请刘师父和白师父教导习武。
她帮封氏找女儿,却买别人家的孩子,虽然甄英莲不是甄家想丢的,这些女孩子是自家人要卖的,姜宁也感到了一种黑色的幽默。
但人想得太多会活得难受。
除了事关绯玉和自己的命,姜宁从不难为自己。
再说,这些女孩子被她买下,总比被别的地方买了更好吧
甄家搬到她宅子里,她和封氏交好后,姑苏城里的官宦们似乎闻到了什么,竟然有夫人太太给她送帖子,想拜望她了。
姜宁怎么当得起这些人的“拜望”都万分谦辞,婉拒了。
林如海被调往云南,一年便升了巡抚,显然简在帝心,皇上愿意用他,未来前途无量。
为了自家丈夫的前程,这些夫人太太来讨好她一个妾算什么
但朋友宁缺毋滥,姜宁也不会给林如海吹“信里风”,还是通通拒绝的好。
一眨眼,黛玉和绯玉都长到该开蒙读书的年纪了。
姜宁正考虑怎么给她们请先生。
她也算腹中有诗书但系统的教学还是请专业人士好。
贾雨村大约是不会来林家了,她也不想请这个人,是不是明年开春请甄士隐来林家做西宾他五十多了,和女孩子们也不用太避讳。
可才入了冬,姜宁接到消息,林如海调离了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