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父女俩击了个掌。
绯玉暂时没话问了。
黛玉继续问“爹说迎娘进来,是要再办大礼把娘娶过门吗那娘再回来,是还住明光院,还是搬去正院”
“好了好了,别缠着你们爹爹了。”不等林如海回答,姜宁先开口了,揽过孩子们笑道,“该吃饭了,这些正事等有了空慢慢商量。”
这俩宝贝怎么比她想得还多呀。
林如海既重视规矩礼法贾敏在的时候他就很注重妻妾平衡,尊卑有序又替她打算了那么多,应该不会让续弦夫人不住正院,仍然住做妾时住的偏院。
但这话她不大好提,顺其自然等林如海提最好。
就算他对贾敏情深意重,要把正院原样留着纪念先妻,那也没什么嘛
明光院她住习惯了,不搬也挺好的。
而且按他的行事风格,一定会额外补偿她很多。
嘿嘿。
不过黛玉这么想着她,姜宁高兴是高兴,也难免担忧黛玉心思太过敏感。
忧思是最伤神的。身体不好的人更该少操心。
而且,黛玉怎么会想到她扶正后住哪里这个问题
按理说,这都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才对。
如果不是黛玉自己想到这一处,那是有人说了什么吗
在黛玉绯玉搬到晴霄院后,她就把明光院的特殊门禁撤了。
当初设这门禁还是贾敏怀黛玉,她怀绯玉时,怕贾敏出了事栽赃到她头上,也防备有人害她。
后来她养着绯玉和黛玉,生怕哪一个有不好,门禁就改了改,一直延续了五年整。
现在,孩子们都搬出去了,也大了,不怕吹点冷风或吃点不对的东西就丢了小命。若把门禁继续下去,又好像她监视着孩子们,不如撤掉,也算放手锻炼锻炼她们驭下的能力。
林家正常的规矩已经足够严格了。
这门禁撤了才半年多几天,林如海才出妻孝,才在明光院住了一晚上,就有人坐不住了
虽然正院贾敏留下来的那些人不得不防,但姜宁不想过分怀疑。
也有可能是她今天下午多翻了几下人口册子让黛玉想到的
她中午确实想问林如海来着,既然要扶正她,贾敏的陪房能放出去吗消了身契成为自由人那种。
这些陪房资历又老,心里又贪就算都是好人,她也不可能重用,甚至不可能用贾敏的陪房。他们必定早就对她心生不满了,一定会经常给她找事,她罚他们还得和林如海商量,难道一天到晚就为这些事操心了还不如放出去,给家里省几两月钱几斗米。
黛玉年纪虽小,但贾敏去世后,每天想的事似乎比许多大人都多了。
姜宁不想埋怨她的亲娘贾敏。贾敏不管对自己的女儿说了什么,一定是打心底认为这样对她最好。黛玉确实比在姑苏时更忧愁了,绯玉不是也变了很多吗
人越长大,烦恼就会越多,没办法的嘛。
桃嬷嬷真个不在屋里服侍了,是白棠碧薇带小丫头们摆饭。
落座,吃饭,除了饭前讨论的话题,今天的晚饭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
林如海给姜宁、黛玉、绯玉夹菜。
姜宁给黛玉、绯玉夹菜,偶尔给林如海夹一筷子。
黛玉给绯玉夹菜。
绯玉给黛玉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