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位姑娘,万万不得乱瞄乱看失礼,但也不能一句话不说当闷葫芦。
可他现在真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除了见礼外,他唯一挤出来的一句话是“二姑姑,朱淑人,晚辈在这里不便,不如带磐兄弟去书房温书。”
姜宁
她好笑地看着二侄子通红的耳垂,和朱淑人对了个眼神“也好。去罢,中午过来吃饭。”
这孩子
吴家姐妹个也早都红了脸。
吴家共六个女儿,只有一个嫡女,即今日来的吴四姑娘。余下过来的两个女孩儿分别行行五。
吴姑娘和五姑娘都垂着脸,低头笑,只有吴四姑娘抬起头,看着李世凛笔直的背影行远了。
姜宁当然更欣赏吴四姑娘的性格。
她心中细品着,怪不得这样的好亲事好机会,朱淑人不介意带庶女一起来,原来是有自信自己的亲生女儿绝对比庶女更让人喜欢。
离饭时还早,今日天气也不错,姜宁便挽着朱淑人在林第花园中走走,听朱淑人笑道“家里所有的女孩子都是我亲身养大的,她们个年岁差不多,连屋子都在一处。”
这是在表明吴家的庶女都受到了和嫡女一样的教育和待遇,不分薄厚。
看吴姑娘和五姑娘与四姑娘亲热的模样并不似伪装,两个庶出姑娘穿戴和嫡出也完全没有差别,便知朱淑人所言不假。
但个女孩的性格确实不一样。
只能说,嫡庶之分确实没有那么大,也不一定会表现在物质上,但嫡庶不同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底气,以及由底气影响到的精神面貌和内心的自信充实,绝对是不一样的。
姜宁向后看了看自家的小姐妹两个。
她们齐齐对她笑,除了样貌和气质不同外,这笑里是一样的亲热、明媚、大方。
看得姜宁也不禁弯了眼睛。
现在黛玉和绯玉都是嫡女,出身完全一样了。但在几个月前,还只有黛玉是嫡女,绯玉头上还没摘掉“庶”字,两个女孩却从没有吴家姐妹个这么明显的分别。
姜宁觉得那是因为,黛玉是被她这前“妾”养大的。而她出于种种原因,不管是一开始怕黛玉出事连累她和绯玉也好,还是后来真心开始疼爱黛玉也好,都没让她们感受到嫡庶和亲疏的差别。
朱淑人的丈夫有五个庶女,她在大面上对嫡女庶女都一样,难道真的会对六个女儿毫无差别
能把庶女都养得这么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姜宁真心佩服朱淑人的心胸,并且觉得既然做吴家的媳妇需要这么宽广的心胸,还是真的不要让黛玉和绯玉去蹚这趟浑水了。
林如海自己有妾,还把妾扶正了,林家没资格挑拣吴家姬妾多。
但姜宁用“孩子们太小没定性”,轻轻就把朱淑人的试探推回去了。
其实,就是姜宁自己,也必须要承认,在她心底深处,绯玉当然永远比黛玉要重要。
午间门席上,男女隔着一道屏风分座,林如海不在家。
姜宁命孩子们各作诗一首,以咏时景。公评李世凛为首,吴姑娘排第二,吴四姑娘排第,五姑娘排第四,吴磐排第五。黛玉绯玉太小,都勉强凑成一首而已,不入排名,但也被朱淑人很是夸了一场,再看看自家儿子,还是想攀一攀这门亲。
孩子们现在还小,五年后还小么
一日宾主尽欢。
送走客,姜宁叫李世凛过来身边,问“你觉得哪位姑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