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历练的机会难得,错过了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再有。而在官场中,科举名次只是敲门砖,最终能决定一个人前途的,还有人的家世和本人的能力、处事。
对李世凛来说,三十岁前考中二甲不难,甚至能望一望三鼎甲,他少的是实践经验,包括做事的经验和与人打交道的经验。
正月未过,林如海仍每日只能吃粥时,李世凛已随华布政出发。
他父亲权比尚书,铁腕直断,同行这些官员有想结交他父亲的,自然更有恨他父亲的。他们在路上会尽心教他,还是故意误导他,给他使绊子,都要由他自己应对了。
总归有林如海在,他们也不敢太过分。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一点亏都不吃,怎么能记住教训
但林如海不去边关,李世凛还能去,绯玉是去不了了。
李世凛年已十六,能当半个正经人用,甚至处理公文不输八九品小吏,他跟去能帮上忙,还不用人太照顾。
可绯玉才七岁,干不了正事,还是女孩子,随行过去处处要特殊对待,不方便。
林如海亲自带着还罢了,却不能把弱龄女儿塞给属下照顾。
他和姜宁本怕绯玉不服气,不高兴。
可绯玉说“我知道,不论男女,我还小,众位大人是去办正事,带上我太添麻烦了。”
还有一句话,她不好意思和爹娘说。
姐姐不在家,她要替姐姐看着爹爹养好身体。
爹爹好了,这里差事办得好,才能尽早回京,才能把姐姐接回来。
林如海拖着残破了一小半,余毒还未清的身体,每天喝粥喝汤养肠胃,正经公事还一件都没落下。
姜宁比不得他勤奋肯干,只把家里的事理顺,与外面各家交际都且放着,谁家有喜事丧事,都只让管家送礼过去,她不到场。
总归有战事,还才倒了一个二品节度,四五个三四品的文武官将,正是人人紧着低调的时候。
她只在一日和林如海一起请了祖节度夫妻来小聚一场。
武将的晋升路线和文臣不同。林如海今年三十九岁,他这个年纪能成为文臣二品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而祖节度比他还小一岁。三四十岁便任武将三四品不算为奇。
祖节度并非世家出身,他父亲曾在南安郡王门下为中低级武官,三十有四便战死了。
他从小力大无穷,随父习武,十五岁便入了军营,直到二十五岁,成了四品指挥佥事,才娶得当地道员之女为妻。他原配夫人邹氏现年还未满三十,只比姜宁大两岁。
男人们在前面说话,姜宁请邹夫人到后院来。
邹夫人身量中等,圆脸细眉,清秀文雅,看着面善。
不过林如海无意与祖节度相交过密。因此姜宁只称邹夫人为“夫人”,并不似称吴家朱夫人一般,叫“姐姐”。
仪鸾卫对各家私事的掌握到了姜宁心惊的程度。
终夏提早和姜宁说过,祖昌生性好色,对房事的需求极高,娶妻之前便常在青楼楚馆寻欢,家中也颇养了几个美姬泄欲,只是都没叫生子,才顺利娶得了邹夫人。
邹夫人性情娴雅,身体如平常深闺妇人一般稍弱,自然禁不得祖昌日夜无度索求。但她贤良大度,给祖昌添了许多姬妾。十余年间,这些姬妾里有一个生了女儿,封了姨娘。她自己亲生的有一儿一女,长子十一岁,今日没带来,女儿七岁,和绯玉一般大。
姜宁和邹夫人叙过寒温,绯玉和邹夫人的女儿祖二姐也见了礼。
序齿是绯玉比祖二姐大三个月,在家中姐妹里都行二。
邹夫人早便听闻姜夫人乃天下绝色,今日一见,传言果然不虚,心里正有些酸,只不好露出分毫。
她看绯玉比二姐高了快一个头,模样清秀、精神饱满更远盛二姐,便笑问“二姑娘的年纪竟没算错看着倒似比二姐大了两三岁似的。”
姜宁解释“她父亲让她从小习武,所以她比同龄的女孩子都高些。”
她怎么感觉邹夫人对她好像有敌意
这话问的,林家还能把女儿的年龄算错或故意说错吗
而祖二姐分明是武将之女,看上去却柔柔弱弱的。
不知她是身体原因不能习武锻炼,还是祖昌身为武将却不叫女儿习武
不管是哪种,这时候都让林如海挡在前面为好。
哪怕她是夫人了,有些事别人听说是她办的,还是会认为她不安分,说是林如海的主意就没人会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