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完,邓夫人还是要问“那妙玉就一直这么着了”
好好的孩子,一辈子吃斋念佛,耽误了多可惜。
姜宁也还不确定“再看看罢。咱们家的孩子,留到二十都不晚。”
主要得看妙玉想不想成婚。
孩子好像还没想好,等过完年她再问。
说起了儿女亲事,那便不是一时半会停得了的。
邓夫人又问“黛玉和绯玉也快到年纪了。你们这一直没儿子,真给女儿招婿,难道还两个都招”
那也不像样啊。
两个女婿闹不和,可比两个儿媳妇闹不和难多了。
且论长幼,该是黛玉招婿,绯玉嫁人。
可看身子骨,叫黛玉撑起门庭,约束女婿,是不是难了些
邓夫人也有私心,叹道“谁招婿谁承家,另一个只能带走嫁妆。绯玉是你亲的,我是偏心些,可到底怎么样,还是得你和妹夫商议着来。别把好事闹成坏事了。”
姜宁忙笑道“嫂子放心,不会。我也和嫂子透句实话虽还没和我们大人商量过,但我想的是,若黛玉的身体能养到适宜生育,林家自然是她承继。黛玉和绯玉我都知道,也不会因为承家离心。再说也不必急,万一我们大人年到五十了又得一子呢”
所有这些,只有最后一句是谎话。
邓夫人感叹“你是心宽的。你心里有数就好。”
她有意玩笑“可惜令德和她们姊妹差了辈儿,不然我说什么也要从你这说一个回来。”
李令德是李世愈的长子,要叫黛玉绯玉一声“姑姑”,确实差着辈分。
姜宁也没当真,笑道“世凛今春入了翰林院,连西疆都说了小半年,李家是父子三翰林。下一个下场的就是令德了,说不准过几年,家里就是祖孙四翰林了”
哈哈,世凛去年中举,今年直接二甲选入翰林,让林如海念叨了一冬又一春一夏,可羡慕死他了
她都准备好“安乐院”里的美人会有几个被提一等甚至封姨娘了,但他最后没动。
还有荷香的例子在前,所以,知道他昨晚没碰秀娘,她确实不觉得意外。
李令德就算没他二叔这么出息,他今年十四,二十年后再中进士,那时候只要林如海不作死,应该也活着呢,他是不是又得念叨个一年半载,遗憾自己膝下无子
但到了那时,只怕他有那个心,也真没那个力了。
一次又一次,他主动起心或被动接受,虽然最后都没真做,但她已经看得累了。
十五年了,她很清楚,她对他有过不少心动的时刻,但在他主动选了荷香那晚起,便已不再有任何“爱情”方面的期待。她只希望他能保持做个好父亲,和她一起养好孩子们。
她仍然欣赏他的容颜,惊叹他的才华,钦佩他为官治民的本领和为国为民的真心。
他是她的家人。
是她非自愿选择,但也相处得不错的伴侣。
但她不会再对他心动。
可能,绯玉正是看穿了她对他的无动于衷,才会觉得她换个伴侣也不错
回家的马车上,绯玉说不清楚,她为什么会想让娘和终姨长相厮守。
但她就是觉得“那样,娘会更快乐。”
可是,人没有爱情,也能活得很好啊。
“像你,年纪还小,还没喜欢过谁,难道就不快乐吗”姜宁问。
绯玉沉思。
她缓缓点头,又摇头。
“为什么”姜宁忙问。
是因为她吗
“娘,我最近一直在想”绯玉紧紧抱住姜宁,用气音说,“朝廷这次封师父为护国公,而不是封师兄,是不是天子在忌惮武将,而女人更好掌控是不是,虽然男女有别,但不管男女,其实都是皇权手里的器具朝廷可以理所当然把师父困在京中不给官职,但若换个男子便没这么容易了。师父受封国公虽是好事,可又没有那么好。”
师父心中郁郁,她也不痛快。
孩子的思路从男女或女女情爱跳到了这里,姜宁仔细听她说完,笑问“那你能再进一步想,为什么你师父无职,你终姨却能做禁军统领吗
“除了想离间你师父和终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在绯玉思考清楚之前,宫中降出隆恩,一等将军贾政之女,凤藻宫女史,贾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又不数日,宫中准许妃嫔省亲的消息,逐渐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