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十二月初八,忽有周太监传皇后口谕,令靖安夫人姜宁觐见。
姜宁换上诰命夫人的衣冠,承轿入宫。
林府早有人从角门出去,分路把消息送给户部衙门和平昌侯府。
今日恰是终夏休息,她在府里。
但她不能立刻入宫。
皇后召见臣妻是恩典,怎能妄自揣测皇后是要加害姜宁。
利刃挥开大雪,刀尖凝住寒霜,终夏握紧刀柄,发出一声冷笑。
皇帝。
皇后。
龙椅。
皇权。
这份权柄,何时能握在自己人手中,才是最甘美的。
姜宁拜在凤藻宫长乐殿里。
许皇后正问“先帝赐人时,她名冷玉,你为何改了瑞琼”
姜宁在“瑞琼比较吉利”,和“冷玉跟家里女孩名字重了”之间,选择了后者。
不能说太宗皇帝赐的人名字不好。
许皇后冷笑“先帝赐的人,哪怕名字是与林少师重了字,也是皇恩浩荡,哪里有为臣子之女改名的道理何况先帝是赐人给林少师,不是给林家的姑娘,服侍长辈的人也要避讳小辈之名这是谁家的规矩,我竟不知。”
姜宁只说“皇后娘娘教导得是。”
没必要分辩。
许皇后只是想“教训”她罢了,辩明一项,还会挑出更多不是。
她分辩了,只要言辞稍有不妥,许皇后一定会说她“不敬皇后”。
分辩与否都不会有任何差别,索性省些力气。
姜宁静静地跪着,任许皇后说什么,也都只说“皇后娘娘教训得是。”
明明她恭顺已极,许皇后却从她低着的头颈上看出了敷衍与不屑。
她怎么敢
姜氏,她怎么敢
姜氏只是臣妇,她才是皇后,她传姜氏来宫中申斥,姜氏怎么敢丝毫不怕
许皇后冷笑问“靖安夫人是承认不尊三纲五常,不敬先帝了”
姜宁
这还是要分辩一下的。
她恭声“妾身只是愚鲁,并非有意不敬先帝,且先帝在时,亦知瑞琼改名一事,并未以此责备妾身。先帝曾说,妾身贤明大义,贞勇过人,今日妾身又得皇后娘娘教导,今后必当时时自省,必不辜负了先帝谬赞和皇后娘娘今日教导之恩。”
“不敬先帝”和“不敬皇后”,她还是选“不敬皇后”吧。
“好,好”许皇后被堵没了话。
她胸膛上下起伏,竭力忍着怒意,不叫姜氏听见她变粗的呼吸。
好一个“靖安夫人”
姜宁等着许皇后的下一步
她是会再找茬质问,还是直接罚她
罚,又能罚什么呢
言语的辱骂她可以充耳不闻,身体的虐待刑罚
许皇后对一品诰命用私刑折辱,真不怕朝中再无人敢支持大皇子
最多是罚跪罢了。
还能让她跪到明天早晨吗
许皇后当然也想到了,她其实并不能把“靖安夫人”怎么样。
最多罚跪一日。
这更让她气恼。
可若就这么放姜氏走了,那她今日岂不白忙一场
许皇后“靖安夫人既甘受我教导,那便”
一个宫女匆匆进来,在一女官耳边回了什么。
那女官又忙至许皇后身边回话。
姜宁低着头,只能看见女官过去的裙角和地毯上的花纹,还有自己的衣服,手,皮肤上的纹理
但她能感觉到,殿内的气氛似乎先是一沉,又松了些许。
许皇后再次开口,语气中多了两分没来得及藏住的得意“靖安夫人既甘受教导,便去外头跪着反省一时吧。”
平昌侯今日不当值,陛下去了华阳宫,太监们都不提姜氏,林少师至晚才回家,她看还有谁来救
真有人来
她就要看看这大明宫里,是谁敢给陛下通风报信
姜宁只说“是。”
女官领着姜宁来到了凤藻宫前的大路上,让姜宁跪在路中央。
姜宁一句话都没多说,直接跪了。
大雪纷飞,很快落满了她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