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经是三月底,豫州大部分郡县经根据朝廷的号令,执行了全员农庄制,所有田地一律充公,所有百姓进入农庄干活。
某个县城的农庄第二十八支队的田埂上蹲着七八十个人,男男女女有老有少。
地里的杂草长得老高,众人仿佛没看见,只管晒着太阳聊天。
第二十八支队的支队长以前就是这个小村子干得最久的佃农,对农庄一无所知,不仅仅他不知道,县里也不知道,听说郡里的大官也不知道,只知道把所有的田地都没收了,以前的田契全部作废,门阀老爷全部跑了,佃农不叫佃农了,叫做农庄社员了,然后就是所有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其余的全部不知道。
这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不到百来口人的小村子在县里的位置并不算偏僻,距离县城不过二十几里地,县里的人拔腿就能到。以前经常看到县里的衙役下乡征收税款,但这些日县令好像忙得很,也不见衙役下来了。
老佃农,不,现在是支队长了,支队长说,那是因为县里忙着准备打仗。
村里的人也不在乎打仗不打仗,他们只管种地吃饭。不,以前是种地、吃饭,现在是偷懒、吃饭。
这地是公家的,这吃饭是大锅饭,为什么还要努力干活种的粮食是公家的,所有人都有份,吃饭的候却是所有人都一样的,那不是干得越多越吃亏吗
第二十八支队的农庄社员们只花了一天的间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从开春到现在,这田地一直都荒芜着,谁有心情管地里的活计,每天晒太阳,然后放开肚皮吃饭不好吗
不管支队长怎么骂,一群人就是不干活,反正每天都有饭吃,为什么要干活又不是吃支队长的,支队长抱怨什么
七八十个社员兴高采烈地望着头顶的太阳,又到了吃饭的间了,每天晒晒太阳就有饭吃,真是幸福啊。
“走咯,吃饭去了”众人欢呼着跑进了农庄的食堂,却看见锅子里什么都没有。
有社员立刻怒了“怎么没吃的”
有社员挽起了袖子大骂“累死累活,竟然不敢饭吃,这还有天理吗”
众人大声地喝骂着,支队长走了出来,厉声道“闭嘴”
一群社员一点都不在乎,依然骂骂咧咧的,没饭吃就是错,谁来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