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韩信能不死吗”
“我们来捋一捋,韩信妖孽般的军事能力和在军队的威望是他被忌惮的原因,但却不是他必死的原因。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刘邦他老了,快死了。”
“刘邦其实搞了韩信几次,从齐王变成楚王,被夺军权,被逮回去,从楚王变成淮阴侯。
刘邦是一步步的削弱韩信,其中的忌惮已经显露无疑,韩信难道看不出来吗他也忐忑不安过,但是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仿佛等待刘邦做出最后的决定。”
“刘邦呢他抓了韩信,却在韩信没有抵抗之力的时候也没有杀他,只是削王爵,降为淮阴侯,把人放在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而已。
而韩信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始终没有反。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信是忠于刘邦的。”
“在韩信这一生中,有很多人都试图想劝他反了刘邦。
在他还是齐王的时候,有人劝他三分天下。
韩信说“汉王把他坐的车子给我坐,他穿的衣裳给我穿,他吃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坐他人的车子,就要承载他人的祸患,穿着他人的衣裳,就要怀揣他人的忧患,吃了他人的食物,就要为他人的事业效死,我怎能见利背义呢
于是没有反。”
在他是楚王的时候,有人对刘邦说韩信要谋反,于是刘邦去了韩信的封地。
这时候韩信已经知道这件事,他想发兵反叛,又自认为无罪过;想谒见,又怕被擒获。
最后他带着项羽旧部钟离眜的首级去见刘邦,试图表明自己的忠诚。
是滴,他依然没有干什么。
这一次,他依然还是没有反,假如他多防备刘邦一点,刘邦也不可能用轻而易举的抓了他带回去。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然后刘邦反手将他擒获带回去,降为淮阴侯。”
“刘邦当然知道韩信没有反,不然就不是趁机削王降为侯爵,而是杀了韩信。
是的,这个时候刘邦也依然没有选择杀了被他逮住的韩信。”
“只怕刘邦自己都在犹豫,在纠结。
杀还是不杀这是刘邦遇见的前所未有的难题,换做其他诸侯王早就不知道怎么死了。”
“韩信变成淮阴侯,当然是有怨恨的,换了谁莫名其妙,没有罪就被这么对待都要怨恨。
诚然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难道他没有回以十倍百倍的利益吗
说刘汉天下是全靠韩信打下来这有点夸张,但是韩信居功至伟,打了半个天下是没问题的。
他韩信何曾对不起刘邦呢
所以第三次,他终于有了反叛之心。
巧合的是这一次,刘邦也终于动了杀心。”
“韩信之所以想反,是因为他遭遇不公的对待。
那时候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
秦以前,各国不得志的人才就会跑到其他国家去。
孟子有一句说的很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韩信显然就是这样的道理,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反了你。”
“那么从公元前202年将韩信削为楚王开始,到公元前197,这五年时间都没有杀了韩信的刘邦怎么突然就想杀了韩信了呢”
李一默了默,她长长一叹,“因为刘邦要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