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叶回来时,姚氏已经换好了衣裳,坐在位置上喝茶了。
见到温叶回来,她放下茶盏问“可是庄子上出了什么事”
温叶简单解释道“事儿不大,已经差不多解决了。”
姚氏见她一脸轻松,以为真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便不再过问。
午膳是一桌地道的农家菜,怕有人会吃不惯,也摆了几道精致菜色。
无论如何,大家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
温叶让人捞的小鱼仔也有一小盘,裹了加了搅拌好的鸡蛋面糊,往热油里一丢,炸得金黄酥脆,鸡蛋面糊里加了研磨好的葱姜蒜盐粉,所以单这么吃,也足够有味。
且一点也不会觉得腥。
若喜欢重口的,边上还放了一小碟辣椒面。
辣椒面是大姑太太从陵城带来的,这次出门踏春,温叶让桃枝装了点。
挖的野菜留了几把焯水,做成了凉拌野菜。
剩下的温叶准备带回去,做荠菜猪肉馅的饺子,包子也行。
凉拌野菜不可或缺的就是香油了,滴几滴,拌一拌,超级香。
薛静媱见温叶一直夹小鱼仔,也好奇地尝了一个,吃完后觉得不错,给薛静娴也夹了一块道“姐姐,你也尝尝。”
薛静媱自己吃没有蘸辣椒面,给薛静娴夹的却是蘸了一点。
妹妹给夹的菜,薛静娴当即便咬了一小口,仔细尝过后道“味道很好,就是有点辣。”
温叶解释道“这辣椒是陵城所产,比盛京的要辣不少。”
薛静娴恍然“难怪。”
温叶笑了笑,然后低声吩咐云枝,去端一碟不怎么辣的辣椒面来。
原以为一桌只有她一个人爱吃辣,是以桌上只有一碟辣度只有她能受得了的辣椒面。
如今看来,薛静娴应该也喜欢偏辣一点的吃食,只是能承受的辣度有限。
若不喜欢,薛静媱也不可能多此一举。
用过午膳,时辰还早,也不急着回去,庄子上有一片果林,如今正是开花的时节,刚好去赏赏。
果林那造了个小亭子,石桌和石凳都有,正好适合坐下品茶赏景聊天。
姚氏感叹道“这儿真美”
总算是体会到了婆婆的乐趣。
文氏和薛静娴都认同道“是啊。”
虽然出府游玩也只能是四处转转,摘些野花野菜或钓两尾鱼,能做的事并不多,但即使这样也比待在府中或出门应酬要轻松肆意得多。
风光闲适,看满山粉白。
薛静娴许久未出远门,也很久没像今日这般松快过,她看着不远处拎着小篮子在捡风吹落下的花瓣的妹妹,眉眼染上笑意。
一旁的文氏道“静媱明年就要及笄了吧”
薛静娴感慨“是啊,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
文氏扭头“不知薛夫人可有数了”
她问得婉转。
薛静娴摇了摇头“正愁着呢,静媱性子不稳,万一去到怕是会受委屈。”
没有外人在,薛静娴多少透露一点,“家里的意思是选一户家风简朴,家中子弟读书不错的人家,到时给小妹多陪些嫁妆。”
千万别像她似的,以为嫁进清贵人家,就能过得舒坦。
文氏也跟着叹了口气“还有一两年的时间,也不用太着急。”
说完她看了一眼亭子外,躺在长竹椅上,一动不动的温叶。
薛静娴顺着文氏的视线望过去,此刻才突然意识到,温叶似乎比她们都还要年长几岁。
文氏咳了咳道“你懂我意思吧”
薛静娴“”
说实话,她不敢太懂。
也不是人人都有那般好运气的。
躺式的竹椅,温叶躺上去闭上眼睛,春风微抚,没过一会儿她就有些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