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孔雀胆子是真的大啊”
“噗哈哈对不起,真的是太好笑了”
见饲养员终于归队,他们忍不住调侃“被绿孔雀打劫的感受如何啊”
动也不敢动,骂也不敢骂,简直比移动玻璃还紧张。
饲养员苦笑着,接了几句玩笑话,随后进入正题“观察过了,几只孔雀的状态都没有什么问题,这次下山大概真的只是知道山下有吃的而已。”
方才在喂食间隙,他还是仔细观察过孔雀们的动态的。
行动自如,精神不错,羽毛尖喙脚爪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下山觅食肯定是出自本心。
嗯
大概是受了小孔雀的指挥吧
仅仅是不到一周的救助,就可以影响到现在,甚至让一个孔雀家庭都大胆到进入人类所在区域活动,也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坏了。
“绿孔雀在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村民们都有了保护意识,甚至不会高声惊吓绿孔雀,如果孔雀们是因为食物不足下山觅食,完全没有问题,不需要强行干涉。”
最终,讨论后的大家得出一致观点。
他们决定加强对这片农田和入山口的巡护,紧锣密鼓地补充山上的补饲点,争取让绿孔雀们安安稳稳度过接下来这个冬天。
这几天,山下的村民们完全是大饱眼福。
原本生活在山里,神秘又漂亮的鸟儿忽然下山,这搁谁谁不好奇啊。
他们当然不能靠近惊动孔雀,但现在是现代社会了,他们拿个手机在远处拍拍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巡护队经常见到以下场景
“噢哟,大家看到没得,脖子上都是龙鳞喔,我们山里的龙鸟飞下来啦”一位中年妇女捧着手机,隔着远远的拍着田里的孔雀,眯着眼努力放大镜头,和屏幕上飘过的弹幕努力
解释,
dquo8,
我们的龙鸟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保护区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培训科普,当地的村民对绿孔雀有较强的保护意识,也打心眼里喜欢这些漂亮的大型鸟儿,现在终于有机会见到,纷纷忍不住在网络上分享。
只可惜,为了尽可能不影响到绿孔雀家庭的早晚觅食,那片觅食区域是不允许靠近的,所以村民们所拍到的相片都较为模糊。
而在国内,绿孔雀的知名度被蓝孔雀完全掩盖住了。
毕竟是珍稀动物,动物园里基本没有,而人们能见到的也就是动物园里脖颈湛蓝的蓝孔雀,一直也以为孔雀就是那个样子。
现在看见有些模糊的相片,他们甚至感觉有些奇怪。
脖子怎么是绿色的不应该是蓝色的吗
怎么是两只雄孔雀啊,一只的尾巴好短话说孔雀里也有同性恋啊呃,那它们的崽崽是哪里来的
头顶为什么只有一簇立起来的毛啊,我记得应该是散开的呀
偶然瞥见这些评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心情复杂。
蓝孔雀是外来引进物种,只是因为繁衍能力强才有现如今的广泛分布。
但他们传统文化里的孔雀符号明明都是绿孔雀啊。
绿孔雀更漂亮也更稀有,但名声却远远不如蓝孔雀,这样的现状实在令人唏嘘
所以,除了基本的物种保护,在宣传和科普方面是不是也应该下功夫呢
这个提议一出,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在此之前其实也有人想过要不要专门帮绿孔雀宣传一下,但因为绿孔雀生性胆小怕人,一旦受惊便会躲藏,就连山中的相机也难得拍到影像资料,根本无从下手宣传。
但现在不一样了。
这一家绿孔雀完全是种群中的悍匪,当幼鸟屡次打劫人类成功之后,两只大鸟也有样学样,静静拦在人类面前,直到获得食物才优雅抬腿离开。
虽然感觉有些流氓但好歹没那么怕人可以近距离拍点东西作为资料不是
要是等哪天它们累了,不下山了,就再也没有这个大好机会了
说干就干。
于是在第二天的喂食中,饲养员小心谨慎地带着便携式摄像机,给叽叽嘤嘤冲上来打劫的小孔雀来了个特写。
发布标题是你见过这么流氓的保护动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