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安沉声道“她婉拒国家的抚恤金和每个月的补贴,说她家里有两个儿媳妇,还有两个孙子,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有国家分下来的土地,他们不愁生计,随后派人去打听老人家事,发现他们一家人过得十分清苦,没有钱,两个孙子都目不识丁,只知种田养家。同时发现,他们村子里的壮年人很少,一问才知多数牺牲在战场上,有的留了根,有的尚未结婚便离家参军,满村只有老弱妇孺。
”
“你想怎么帮他们”陆明珠猜出他想长期支出一笔钱的用意。
陆平安抬眸望着她,眼神坚定,“我发现内地的教育非常落后,文盲之多,是在上海生活的我所想象不到的。我记得您以前说过文盲率高达80,其实是您高估了具体情况,在乡下的文盲率高达99,甚至更多我想出钱办学校,只教小学、初中,号召附近十八岁以下的男男女女免费入学。
“但是,为了家里的农活甚至说是为了家里的家务,很多家庭可能不会送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
子,天生就得不到和男丁一样的待遇,有些连生下来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不是陆明珠打击他,而是道出事实,还要考虑农忙时间。
“农忙时就放农忙假呗不忙的时候就让他们读书,也不是非得有寒暑假。”陆平安想得很周到,如果有奖励,他们会不会送孩子上学
“什么奖励”陆明珠猜测,设立奖金还是奖励书本文具
“都不是。”陆平安摇头,在陆明珠伸手要打他的时候连忙道“我不卖关子,我这就说,奖励就是粮食
陆明珠咦了一声,粮食
陆平安点点头,内地人力物力都很便宜,建一所学校根本花不了几个钱,几间屋子、一些桌椅和黑板、粉笔即可,课本文具同样不贵,我的意思是这些都由学校免费,但书本不可以带回家,等上一年级用完了要留给后面的学生使用,能省则省嘛要是资金不足,还可以每班只准备一套课本由老师拿着,在课堂上授课,这些都是可以变通的。
陆明珠深以为然,奖励呢你说的粮食奖励。
陆平安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每个月都要参加考试,有条件的用试卷考试,没条件的就课堂随考,考试前三名每人每月可得粮食三十斤,前十名可得二十斤,前二十名可得十斤,如果按时上学,每人每月可领五斤粮食。为了拿到补贴,我想就算是女孩子,也会有家长送她们入学吧毕竟她们在家干活未必能月挣五斤口粮。
陆明珠觉得他有点想当然,但还是持赞同态度、鼓励态度,道“粮食怎么来你买”
陆平安哼了一声,他不是打算开粮油公司吗原地收购原地囤积再做奖励颁发下去,我觉得他一定非常乐意。
陆明珠瞬间睁大眼。
好家伙
陆长生的粮油公司还没收购到手呢,未来就被他亲儿子给安排好了。难道薅长辈羊毛真是家传绝技
陆明珠忍不住陷入沉思。
陆平安还在喋喋不休“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内地干疮百孔,急需建设,人才储备越多越好,哪怕普通人只识几个字,也能减少被人欺骗的几率。先从天府之国开始,那边有无数烈士之家,且土地肥沃,用心耕种的话,粮食充足,他收购粮食,得利的是老百姓,促进经济发展,转头来回馈到孩子们身上,也是他的一项功德。
至于他们,只需要学校和课本文具就行了,当地肯定愿意安排老师上岗。
“你想做你就去做,提前跟章老同志打声招呼,我在后面支持你的一切决定,所有支出都从我们的公司里出。”陆明珠没告诉他两年后就有计划经济政策,也许还会提前,到时候肯定影响他的计划,但少年人的心是真诚的,难得他有这么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能不能办得长久,就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