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打算看出川,结果现在看完第一章,想看第二章,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了期待,都想知道死伤至此,如何继续
血肉筑成的太平啊”有个老先生看完后,拿下雾蒙蒙的眼镜,拽着衣襟擦了擦镜片,“我以为知微只会写一些天马行空的武侠小说,没想到竟有这样的笔力。虽然只有短短一章,但写尽沙场的残酷和敌军的卑劣,天府军的悍不畏死更是催人泪下。
越是年纪大,越是经历过乱世,越懂得珍惜当下,拿着报纸不肯放下。
年轻人为追看知微小说而买明珠日报,结果被家中老人抢过去,“你们这些年轻人光知道看风花雪月,哪里知道出川写得最好。
看完后,当即铺开信纸,拿出钢笔,要给知微写信。
“他一定是为悲天悯人的老先生。”他们道。
连见不到大孙子而感到无聊的陆老太太都拿着报纸看出川,知微就是知微,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很可能是经历过天府军打仗的人,不然不会描写得入木三分。
阿红不懂,陪笑道“您说得对。”
陆父坐在客厅里,低头看报,默不作声。真没想到老太太居然是小女儿的读者,连报纸都订了十份。他还看到书架上有小女儿的出版书。
“就是报纸名字起得不好。”陆老太太看着“明珠日报”四字题头就觉得碍眼,恨不得用手指抠下来,黄和干嘛给这样的报纸题字不能改个名字叫明天日报也行,明月日报也行,非叫什么明珠日报明珠有什么好的
看看陆父,阿红抿嘴一笑,是八小姐的报社吧我听人说过。陆老太太瞪大眼“陆明珠的”
“嗯”阿红点头,大家都说,只要带明珠两个字的肯定和八小姐有关,这家报纸就是属于明珠报业集团,咱家的明珠金钻行、明珠纺织厂,孙少爷的明珠投资公司,八小姐开的明珠小食铺、明珠炸鸡店和明珠绣庄,还有一个明珠工艺品店也即将开业。
“停停停”陆老太太听到这个名字就头疼,别跟我提她
烦
她竟然有那么多产业,难怪仗着钱多,让大孙子给她打工。可怜的大孙子,他在国
外肯定没吃上年夜饭。
虽然他在给自己寄来的信中说他自己一切安好,但陆老太太依旧心疼得不行,抖了抖手里的报纸,知微只是个作家,和这家破报纸没关系,我不仅要给他写信,还要给他寄东西。
阿红愕然寄东西
陆父眨了眨眼,突然乐了。
陆老太太叹道“穷人才靠写文谋生,他是要不穷,能一连写好几部小说别看香江是乡下地方,地皮可不便宜,恐怕连自己的楼都买不起。就是他没什么眼光,香江日报有什么不好居然改投这家破报纸,能多给几个稿费
阿红想了想,想起自己买出版书时听到的话,“据说明珠日报给的稿费比香江日报多一点,不少名人都给明珠日报投稿。
陆老太太撇撇嘴“陆明珠有钱,可不烧得慌吗”
她放下报纸,对阿红说“你把别人以前送给老太爷的钢笔找几支出来,找没用过的,再找一套文房四宝,再准备几张英镑的纸钞,大面额的,一起寄到报社,收件人写知微的名字,别留咱们家的地址,免得被退回来。
您寄给那么多东西给他阿红不太赞同。
陆老太太昂着头怎么我连点东西都不能寄给我喜欢的作家了
阿红笑道省下来给大少爷花呀
“没事儿,他老子有钱,等长生回来,我再问他老子要,反正不缺长生的零花钱。”陆老太太打定主意让她儿子养她老,顺便再养她大孙子,知微这样的作家难得,写风花雪月的多,却没几篇写英雄的付出。
想到陆长生离家出走那些年,陆老太太长长地叹口气。不知他是否经历过同样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