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年代乡下的人来说,在城市里当工人吃商品粮绝对是一件很让人向往的事情了,城里的工人一个月工资赚的比他们一年还多,而且还轻轻松松,再累那也没有下地累呀,几乎没有人不想着进城当工人端铁饭碗的。
现在城里招工可不比以前简单,以前只要年龄合适,身体看着还不错,直接就能进工厂当工人了。
但是到了现在人都饱和了,再加上上面政策对于户口流动又管理地严格,城里各个厂里招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得是城市户口还得识字呢,有时候就算适当的放低一下要求,乡下户口也能进厂,但那样宽松的进厂条件可都是要考试的,不然哪有那样的好事啊
何父何母还有老大老二夫妻俩,自然是想着家里的小孩以后能到城里当工人的。他们年纪都大了也都不识字,除了种地也不会什么旁的东西,去城里当工人是没有那个希望了,所以也绝不会张这个口让小妹他们一家帮忙。
但家里的孩子那还是希望以后能有那个去城里当工人的机会的,虽然也都知道当工人难,却想着送他们去上学识了字会算数了,这以后当工人的机会肯定大点,万一像英英他们夫妻俩说的那样有招工考试,指不定去了就能过呢。
再加上英英跟和平也说了,上了学就算在城里当不了工人,但也能试试去公社或者是去镇上的其他地方找个工作,这上过学的肯定是比那些没上过学的优势大点,这见过哪个公社的领导干部不识字的要是不识字,这上面来的政策都读不懂呢。
想着这些,最后何家大人还是咬咬牙,把所有小孩都送去公社上学了,当时还没少引起村里人的讨论呢。
这会儿何母将闺女、女婿给的钱递给了何父,毕竟他是一家之主,而何父看了一眼,着实是惊了一下,发现这钱还真不少,足足有二十五块钱,这都能买多少东西了
以前乔和平和何英英过来的时候,东西带的很多,但钱每次给的钱是并不算多的,一次也就是两三块钱,在乡下,说句实在的,这两三块钱都够过一个月的了,毕竟不像城里,吃喝都要花钱买,乡下都是自给自足的。
乔和平跟何英英也知道这个,所以以前并不会一次性给很多,他们也怕直接给钱给多了爸妈不自在。
这次一次性给二十五块钱也是真的感谢之前囤粮那事的提醒和帮忙,毕竟这到底不是一件小事
可这么一来,何父何母都有些踌躇了,原本以为的就是几块钱,他们还是能收下,可这二十五钱也太多了,娶个媳妇彩礼都花不了这么多钱。
虽然何父他也有点小心思,但让他一次性收下这么多钱他是不敢的,他就是最普通的升斗小民心态,家里就帮了那么一个小忙,然后就给了这么大一笔钱,就算是闺女女婿给的,他拿着也不安心,生怕会出什么事。
乔和平看着老丈人丈母娘那明显有些慌了的神态,在他们说话之前抢先一步说道“对了,正好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拜托你们了。
之前囤的那些粮食不是还有好大一部分都送到我家那边老宅了吗虽然是放到地窖里藏的严实,但是也保不准就哪天有人会偷偷进去,到时候趁着没人过去看,他们把粮食一点一点偷走就不好了,所以还得让你们隔段时间过去帮忙看一下。
这再有一个,粮食放在地窖里时间久了就容易发霉,到时候还得让你们帮忙晒一下呢。
这两件事尤其是第二件事,绝不是个轻松事,于是就想着多给些钱,接下来两年还有的是麻烦你们了。”
何父何母听到这话才安了心,何父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你们家那边粮食肯定给你们照顾的好好的,你们在城里就放心吧。”
见办完了正事,何英英这才道“我跟何平这次带嘉嘉来,是为了去后山那边摘果子的,上次来没捞着去,这次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