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以为关起门来,皇阿玛就不会知道她的本性儿那是因为之前,全是他替她担着他为了东宫的面子,为了他自个的面子,也为了太子妃的面子,别闹出来,反倒叫人看了笑话他这几年事儿也多,他的确也没精力去管教太子妃如何当这个太子妃,但他也不知道,原来太子妃是需要教的
他兄弟里那么多人,也没有爷们教福晋怎么当家的吧
他总想着那么多年了,她应当也能成长了吧结果却越发不如了
太子妃有句话说对了,这毓庆宫、她这太子妃,全仰赖皇阿玛的恩德,她不怕他冷落,因为他对她是个无用之人,她这个太子妃是皇阿玛封的,石家的官,也是皇阿玛封的,她的确不必理会他这个所谓的太子。
那么就让皇阿玛亲自废了她吧,这也算求仁得仁。
胤礽头一回将刀锋指向了自己的枕边人,他心里也是满目苍凉,他在想,为什么偏偏是他,为什么偏偏要将石氏指给他哪怕是个庸碌之才,哪怕是老十那样的蒙古福晋,或许不会变成这样。
但胤礽很快又将那些软弱的情绪抛开了。
自打阿婉平安生下双生子后,他的心就坚定了许多,他不会彷徨了,也不会为了这些事悲伤了。
他原先不动太子妃,是觉着这位置由她占着也好,她不是如三福晋、大福晋一般妻妾间斗得阴损下作的人,至少在这上头,他对她还有些放心。
如今,她和他终归不是一条心了。
“传德柱来。”
石家,令她引以为傲是么康熙三十一年,琼州总兵吴启爵上奏琼州世居黎人,黎人部落属蛮夷,难以教化,请设州县,筑城增兵防守。皇上命刚被任命为两广总督的石琳前往琼州勘奏,石琳后来去过琼州后上奏“琼州偏远,黎人刀耕火种,与野人无异,实在没必要筑城增兵,靡费银钱。”皇阿玛听了他的话,没有筑城防范。
结果就只过了八年,康熙三十九年年初,黎人
总兵唐光尧奉命剿黎,兵丁在琼州死伤惨重,虽后来黎王归顺,石琳仍被给事中汤右曾上奏弹劾,这个汤右曾是明珠的人,当时是胤礽亲自传话给已病退在家的索额图,让他舍了老脸暗中联络还在朝堂上的门生故吏,一齐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结果直到去年十二月,黎人部落众多,有些部落不听黎王调停,仍然时时出犯停营、袭击琼州兵丁,抢劫钱财粮米,闹得民不聊生。
太子妃以为他们石家官运亨通,全是石琳勤政爱民的功劳,还是皇阿玛的信重
那么就让这件事,重新递到皇阿玛手中,由他定夺吧。反正叔公已经有些糊涂了,常常对着孙女儿叫他原配屈氏的名字,不能再替他这个太子保驾护航也是有的。
实际上,胤礽当初做这些事并没有遮遮掩掩,不仅皇阿玛知道、石家也一清二楚,去年究竟是谁出面保下了他皇阿玛是默许他扶持妻族,那么石家呢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他这个太子
想到梦中石家向老八摇尾乞怜,胤礽心底就一片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