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来不是天才,前世靠多年努力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如今对知识生疏太久,能发挥过去七八成的实力已经不错。
志愿填报,简璐选了本省最好的大学,h大的对外贸易专业。
简璐仔细思考过,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正处在风口上,恢复高考前几年最热门的专业中文、历史经久不衰却没有太强的时代性。
以后发展贸易更容易真正站在风口。
再想想蔡秀娟的珍珠事业,一直都是在国内发展,日后有机会完全可以考虑出口。
而且对外贸易专业现在在国内大学中算是稀缺且冷门的专业,大批人马奔向中文、历史、数学专业,就连最高学府的对外贸易专业也不算厉害。
一直以来对外贸易专业
最厉害的便是h大。
专业是后面十多二十年的热门专业,
离家又近,
简璐果断填好了第一志愿。
不少人问起简璐选择的学校,频频点头,都夸是个不错的学校,可一听专业却傻眼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专业,很是奇怪。
婆婆劝她,“璐璐,你不去选个中文啊”
就连王大娘都听说了,这是最热门的专业,大家都选这个。
“我选个别的,不和大家争。”简璐没法告诉大家,以后自己专业是在风口上的,只能另外找个理由。
“那也行,争的人少,希望更大”王大娘被说服了。
等待录取的过程也忐忑,家属院里有几个高中学历的家属也参加了,后面半个多月,大家最关心有没有人送信来,盼着看看热闹,家属院里有没有人能考上。
之前和简璐竞争过登报名次的董静芳也参加了这次高考。
她是高中学历,毕业后便相亲嫁人,躲过了下乡当知青的命运。
如今高考恢复,她渴望抓住机会,成为一名大学生。
“简璐同志。”
当初简璐提点过董静芳,她便改掉了写文章爱咬文嚼字,拽文弄墨的毛病,连拿了多次的登报第一名,写的文章越来越好。
因此,她对简璐也心生了些好感。
这回听说简璐也报名参加了高考,更是对她有些佩服。
“你估分多少啊填的什么志愿”董静芳远离书本多年,这次高考已经拼尽全力,分数应该不上不下,但是她不知道全国其他考生的成绩,只能选择一个保险位置。
“我报的h大。”
“我也是”董静芳听到两人报的同一所大学,立马生出些亲近感,仿佛两人已经成为同学了。
“我拿不准,又想着h大挺好的,离家也近,就填了这个。”
“我考虑得差不多。”
“你报的什么专业啊”董静芳随大流选择了中文系,最热门的专业。
“对外贸易。”
简璐说出自己的选择,惊得董静芳眼睛都瞪大了,这是什么专业
听起来就很怪
“你要不要改改怎么不填中文啊”董静芳以为简璐对这方面不懂,“我家里人帮我打听过,中文系好,以后出来还能分配去当老师或者进工厂坐办公室,你想啊,能当上老师或者坐办公室多好,人人都羡慕的饭碗,你那个什么贸易听着就你再考虑考虑吧,看还能不能改”
简璐摇头,谢过她的好意,“没事儿,我已经想好了,新专业总要有人去尝试嘛。谢谢你啊。”
“好吧。”董静芳想着,不管什么专业,要是在一个大学也挺好。
送信的邮递员是在十二月底登的岛,一车邮寄信件和物资先是到达岛上的邮局,再由邮局整理,按照地址分别送往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