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顶楼的一部分原因,是想着探查那
个险些对自己下手的男人的身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想要尽可能确认那些「死期」。
对赤井秀一进行「玩笑」般试探的话,比起对方隐瞒的事情,濑尾澈也更想清楚的是赤井秀一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受自己笔下角色所强制影响的性格,演化着自己编造的大致剧情,不受自己约束的陌生灵魂会揉搓出怎样的具体故事呢
濑尾澈也觉得很新奇。
这种新奇是自己掌握了线索,并却发现赤井秀一有所隐瞒开始的。
毕竟作者对自己的故事和角色有百分百的掌控权,虽然有很多作者会说「我完全控制不了角色的走向,他像是有了自己的灵魂,在指挥我写下他的经历」,但澈也觉得这只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操控而已。
证据就是笔下的角色不会真的走出无趣又令作者自己难以接受的发展。
开什么玩笑啊,没有什么是删除键不能解决的。
所以当角色真的处于「我是他的造物主」和「他拥有我无法介入的独立灵魂」濑尾澈也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挑开了。
他也不清楚这种感触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让我看看你能做到哪一步」似乎是最贴合的描述,但也有不同之处,澈也不仅仅是要观察和观望。
毕竟我是主角嘛。
「我要才行。」
至于「秀一二三,你要死了诶」,这句话是从头至尾也没有打算告诉他的。
不是因为难以启齿,也没有所谓的良心拷问,单纯的因为那样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里的学生活不过12个小时,三天的倒计时代表着什么「事故」也很难判断。
如果按照一个普通作者的思路,不出意外的话,赤井秀一担任的角色最好是死在那个地方英国圣吉尔斯教区,藏匿着真相的那个实验室门口。
这也符合剧本逻辑。
受欢迎的主要配角死在大结局前夕是很常见的事情,一般用来增大剧情紧张感,同时给主角带来压力和激励。
如果死法足够震撼人心的话,这会是这个配角最大的人物闪光点。
这是很残酷的事情,要烘托出能让读者接受的主角「成长」和「收获」,不靠对比是行不通的,现在早已不是「主角带领朋友一起成功」就能让早就见多了各类故事的读者满意的时代了。
虽然都说轻是厕纸,但厕纸也分优质劣质。要想让读者记住,给他们留下印象,就不能只是得到「我记得主角很厉害哦」这样的反馈。
「他最后变成了这样的人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好在他最后还是」
身为作者的濑尾澈也想听的是这个。
为此,主角遭受的一切都是有必要的。
说到底,濑尾澈也就是这种卑鄙家伙,在商业化文本有限的篇幅中强行给角色增添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意外,试图逼迫他们做出改变。
他很有自知之明。
「我是个二流的作者。」
「我不能再失败了。」
「这次我不会中途就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