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67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六)

第67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六)(2 / 5)

他暗暗在心里想,但或许

可以让儒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家。

只要对帝王的统治有利,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做到的。

而且,也要再钻研一下儒家与“格物”“博物”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和后世一样,搞到对立面去。

和任何一个有志向的饱学之士一样,董仲舒现在只觉得有无数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只恨自己已经不再是壮年。

但是,当董仲舒看到天幕上的李时珍时,又燃起了斗志。

这位东璧先生尚能在自己五十的时候还走遍华夏,只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他又为何不行呢和董仲舒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

李时珍的决心和将之付诸于行动的大毅力,悄悄的勉励了一大批人。

它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草药学,还包括了动物学、地理学、矿物学、化学、解剖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它记录了石油,记录了天气湿度与下雨的关系,记录了各地的地理和物种特征等等,所以李时珍在西方,往往被看待为一位博物学家,而不是医学家。

像是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就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几次引用本草纲目里的内容。

长着大胡子的达尔文正在书桌前写着自己的著作。

他手拿着羽毛笔,下笔如有神的在纸上写道

由于我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论述,因而迈耶斯先生查阅了华夏古代百科全书,他发现金鱼最早是在宋朝于圈养中培育出来的”1

这本华豆古代百科全书,就是本草纲目。

“若有这样一本书,对朝廷也大有裨益。”李世民沉吟道。

详细的记载了每个地方的地理、动物植物和矿物,连每一种的特征和特性都描述得清清楚楚,这让李世民颇为心动。

他是马背上的皇帝,善于征战,也曾在民间长大。

但他不觉得自己对帝国疆域内的物产有这位李时珍了解得那么清楚。他尚且不能,像李治这样生长在深宫里的下一代大唐皇帝们就更不能了。

若是明君还好,但若是遇到昏庸无能之辈,说不得就会被底下的臣子们蒙蔽,干出什么蠢事来。所以本草纲目最触动李世民的其实是这一点。

这的确是一本百科全书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大臣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说对帝王有用,这样的书籍对于他们管理六部也是有用的。

于是,大家纷纷出列陛下,大唐也急需这样的百科全书呐只有在侧的翰林院学士们既喜又忧。

喜的是,又要修书了。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修书了,不仅是本职工作,而且可以长学问,还很容易名留青史。忧的是,这修书的活儿以后肯定不会少,工作是越来越繁重啊

无独有偶。

汉朝的卫青也正在向汉武帝谏言“陛下,这书籍对于兵事而言也极为重要”

虽然匈奴才是当今大患,但一个国家的兵事驻防和偶发的战争却也很关键。如果他在一场战役前就能够知道那个地方的特征和物产,那对于他制定作战计划也是极有帮助的。

汉武帝颔首“朕知晓了。”之前看这些名医的时候,略有些憋屈。

比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就是想找人来写也写不出来,因为没有这个医术水平,只能往这个方面去努力。但本草纲目不一样,即使是现在大汉的医术没有后世明朝那么优秀,但其他的物种收集部分却是可以立刻派人着手去做的。

我们在之前讲四大发明的时候,提到了李约瑟难题。而李约瑟本人也认为,明朝最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951年的时候,世界科学理事会评选60位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我国有两位入选,一位是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的数学家祖冲之,一位就是写出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祖冲之和李时珍的头像出现在天幕上。

上面还附了详细的生卒年份和历史成就,并且还是中英法文三语版本。

现在主流观点甚至认为,本草纲目在博物学、生物学上的成就与贡献是超过了医学的。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