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中防处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在汤飞凡的家里面开一次会,交流世界微生物学的最新发展。
不大的房间里,中防处的研究人员们济济一堂。
他们通过海外的关系订到了不少的报纸和科研期刊,每次交流的内容也都和这上面的东西有关。这一次,汤飞凡非常的兴奋。
他举起了刚从海外漂洋过海而来的柳叶刀杂志,翻到了其中一页“诸位,半年前牛津大学的弗洛里和钱恩发表了一篇关于盘尼西林用于临床抗菌的论文,我念给你们听听
在场的研究人员们听到后都很激动“假如这盘尼西林真如论文中所说有这样的疗效,那简直就是战场上的救命神药
确实咱们的很多将士其实都是死于受伤后带来的细菌感染和并发症,正需要这样的药物汤飞凡问大家那咱们是不是也要开始着手制造这盘尼西林。
我赞同。
“我也赞同。”
在场有多少人就举起了多少双手。
盘尼西林的研发项目小组很快就成立了,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合格的青霉素菌。汤飞凡下了命令“找都去找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每一处都不要放过”就这样,他们决定自己研制青霉素。当时的技术人员有樊庆笙、朱既明、童村、马誉激、黄大鬣等人。
1944年的时候,在战火中,中防处研制出来了第一批五万单位的盘尼西林项目组的樊庆笙教授将它的中国名字命名为
“青霉素”
战乱中的华夏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七个可以造出青霉素的国家之一
路小柒找到了当时中防处为了庆祝同盟军胜利的大合照。
工作人员包括家眷和小孩在内,五六十人。
相机咔嚓一声,将这一刻的欢声笑语和年华正茂定格。
无数人欣慰的露出笑容。这次可总算是没有落后于人了。
诚实的讲,虽然他们主要是明以前的朝代百姓们知道现在的欧洲还比不上自家,依然有着天朝上国子民的自信。
但是仙画讲这生物学,似乎华夏基本就销声匿迹了,不得不说这对已经有了国家和民族荣耀感的古人们暗地里有些不爽。
前面几个朝代的百姓,和愤世嫉俗一些的士子们甚至都开始疯狂咒骂后面的几个朝代没办法,谁让被欧洲反超就是出在这些年呢,受着吧
士人们骂人的话可精彩多了,锦绣文章一篇又一篇,保管让那几个朝代的皇帝们看了气出心脏病来。
此时听到青霉素居然被制出来了,一个个都在击掌叫好。咱们华夏的聪明之人可从来都不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几位细心的帝王和太医院的署令们则在琢磨,这中防处和太医院似乎有点区别,区别又在哪里。
在太医院干过的李时珍拧眉一想这中防处似乎只防疫情,不管其他。而且,重点在防字上。”
孙思邈也在问李世民“陛下可想出了其中诀窍”
李世民沉吟片刻,茅塞顿开因为后世之人认为疫病更重要的是防孙思邈叹一声后世医学精进如此,看来疫病的关键就在于这防之一字了。而一些人则关注的是医学期刊这个概念。
“颇有意思啊”钱乙道,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公之于众,让其他人也可以知道,而且也能同样的来做这件事情。
后世的风气果然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友人问他那你可愿将自己的医术全部公之于众
钱乙毫不犹豫的回答“其实这就相当于医书,只不过是将大家的医书都放在了一起,而且听这意思还是定期发行。我当然会。功利的说,这可以扬名,而且
还能看到其他人的医术,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