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都记录了下来,但最后拿出来的方案还是只有“束水攻沙”在黄土高坡上种树种草什么的,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只会加重当地农人的负担而已。
民夫们正在修着堤坝,潘季驯惯例的去检查泥沙质量。
尚书大人您放心,”旁边的民夫头目恭敬的道,大家伙儿都知道您是真正治河的大家,用的料都是最好的料。这黄河要是真治好了,我们这些沿途的百姓会一辈子记得您的恩情。
潘季驯一愣,露出一抹笑容“也离不开诸位的努力。”
看着正在忙碌的民夫们他们也都是附近受灾的居民,朝廷的征召能让他们每天都吃上一顿饱饭。有潘季驯坐镇,后勤不敢克扣他们。
看着看着,潘季驯下定了决心。
既然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他不试一试呢先秦的时候,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也不是这样试一试,试过来的吗
潘季驯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助手道“把河道图拿过来,我们来选个地方,看看哪里更适合做水库。
助手惊喜极了大人,您下定决心了
潘季驯颔首,笑容轻松此乃于民有利之事,不能再耽搁了。总有一天,眼前的黄河,能褪去暴戾,蜕变为温柔宽广的母亲河。
同样是明朝,只不过还是洪武年间。
年轻的郑和,不,现在还叫马和正站在即将出发的船队使团人员中,前来送行的是燕王朱棣。
大明第一次派往外海的使团即将从这里出发,他们会乘坐长江上的江船前往太仓刘家港,再从那里换上新建好的海船,扬帆南下。
这一次的任务是摸清楚东南亚诸国的形势和情况,包括上面的土著居民以及王国,还有他们的生活和各种资源等等。如果这些国家愿意归附于大明,那就更好不过了。
不愿意的话,就见机行事,朱元璋赋予了使团一定的自主权。
在他的计划里,这只是第一批出海的舰队,后续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赶紧找到美洲然后把什么玉米、土豆等东西带回来。
这次的船队当然不是由郑和率领,他不过是担任副手。
“尔等此次前去,一定要扬我大明国威”宣完旨之
后,朱棣又温言交代了几句。使团众人不敢懈怠,恭敬的听着。
谁都知道,这位燕王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大明下一任皇帝了。使团成员登上船。
扬帆随着一声大喊和号声,桅杆全部升了起来,船队开启了自己的航行,逐渐离金陵远去。
年轻的郑和看着越来越小的金陵城,心中壮志满怀。这辈子,他一定要立下比仙画中所说的更大的事业
就在官方的舰队才刚从港口出发时,在海上早就已经飘荡着无数的商船。
如今这一片海上,西方人还没有开始耀武扬威。
大明的商队们将丝绸和瓷器带到倭国、占城、暹罗等地,然后又从那里带回来一些在大明很难见到的东西。
仙画的确没说错,这里到处都是宝藏呐
虽然有时也会和本地的一些土著势力发生械斗什么的,但是总体来说,这些小国还是很欢迎商队们的到来的。
“也没什么意思。在岸上享乐了一阵之后,一位船东百无聊赖的感慨道,要是收够了东西,咱们赶紧回去得了。在这待着,我老是觉得有些不踏实。
“东家别急,再过几天就收完了。”他的账房道,等那批红宝到手,咱们就走。
这儿可真是好地方。提到自己收的那些宝石,船东喜笑颜开,在大明这样成色的红宝可是少见,结果在这儿可好,就和不要钱似的。
要是能安全回去,他这趟就发了多来几趟,几代人的养老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