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他的侄女,叫谢道韫的回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一愣,随即大笑抚掌这个好
谢道韫是华夏古代有名的才女。可见,这些世家内部的家庭教育,其实对女子学习的态度也是很开放的。
除此之外,世家们还定期举办各种聚会,结交天下的才子和名士。十七八九世纪欧洲文化沙龙就是这种形式,只能说咱们老祖宗早就玩过了。
在一步一景,秀丽幽雅的花园里,正在举行曲水流觞的游戏。
精致的小托盘在小溪中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表演一段才艺,或是作诗,或
是抚琴。有人出口成章,有人挥毫泼墨。
也有一些年纪较大的名士,更愿意在僻静的楼阁里进行一场清谈,论道讲经。感兴趣的年轻人们在一侧静静旁听。
另一侧,是稍喜热闹的年轻人们玩的投壶吟诗的游戏。谢家的一位子弟谢琨,一路看下来,摇头失笑道“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
王家擅书法,谢家走文学,北方索氏向佛教靠拢,萧家走文史,反正,各家都有各家的路子和风格。
由于一直都有不断的人才涌出,这些家族的地位与权势,也都成功的延续了多代。
天底下的百姓都有些艳羡。
有的是羡慕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富贵生活,有的则目光更长远一些,羡慕的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家庭教育氛围。
“听闻一些大的家族中都有族学,会请名师前来授课。所以他们的族人中时不时就能出举人和进士,才能让家族长盛不衰。
有族学的多,但还是世家更厉害,谁能请到当朝太傅来讲课所以说啊,龙生龙、凤生凤。一时之间,有人不免觉得有些自惭形秽。
旁人嗤笑一声,讥讽道没听过那句诗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再怎么辉煌,最后还不是落得凄凉下场
说这话的,必然是世家零落,平民也可以冲科举的年代。
但也有人问道“可若是等你日后出人头地,难道就不会匡扶家族”
谁都想要把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拉下马,但内心深处却又隐隐的想要成为世家。或许,这就是人类的劣根性吧。
“不管怎么说,”那人语塞,最终道,这小辈们还是得要好好上学才行。这一点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同。
包括一些女子。
看,他们家的姑娘都可以读书识字,那可是大贵族,人家总不会没见识吧这说明什么说明女子其实就应该读书
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振振有词道。
她爹娘揉了揉太阳穴,无奈的对望一眼,本来心中就有些意动,如今便索性顺势下了台阶“行行行,都依你,明日我
和你爹就去学堂问问还收不收人。
哎,反正如今成亲都晚,而且女子上学也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了,就随她去吧。
少女欢呼起来。
东晋。
谢安露出些微笑意。
一是提前知道自己出山后做了太傅,一是听到了仙画提到的自家出的那些人才。
自己那侄女的确是从小便聪慧。
还有侄儿谢玄,同样极为出色,可谓人中之龙。看来谢家这几十年内的运势不用怎么愁。
不过,谢安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士族之所以成为士族,有如今的地位并不是完全靠家学教育,而是靠的另外一个东西啊
刚想起,就听到仙画中传来声音
这也和当时的选官制,九品中正制有关系。
九品中正制其实很好理解,每个州设大中正一位,然后由他来给州内的官员以及举荐而来的人才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