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

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2 / 5)

就现在这种官学的规模,朝廷都已经投下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后世,只说要做到这北宋这般,需要的金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比打匈奴这事儿要少。

刘彻决定明天迅速召来桑弘羊,找他好好的聊聊。

钱啊,钱似乎永远是不够的。

武周。

武则天也颇为欣赏北宋对教育的投入。

“人往往短视。若一件事情需要不停的投入金钱,然后要在十年后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得到回报,那恐怕没人愿意来干这件事情。”

但朝廷不行,朝廷必须来干。

所以,这就很考验君王的战略眼光。

武则天对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并且已经陷入到了自己的思绪里,轻声道“划拨学田,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比拨给寺庙道观要好。

自从仙画出现后,她就很少再像以前那样去研习道法和佛法了。

那些原本火热一时的道观和寺庙在这两年也慢慢的沉寂了下来。

原先颇受她宠信的一些道长和大师也托人想要来继续获得一些关注,但武皇不为所动。

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她找到了更有意思的,更能让自己心中成就感填满的东西。

范仲淹从应天学院毕业,十年后,正在为母丁忧的他应当时的应天知府晏殊的邀请,回到了应天书院当山长。

在他的管理下,应天书院的风气为之焕然一新。

这天的应天书院,学子们整齐的聚在一起,还有各位老师博士们。

范仲淹站在最前面,让工人把高高悬挂着的校训牌匾给卸了下来,那牌匾上写着四个字天下同文。

卸下来后,工人又将新的校训牌匾挂了上去。

大家抬头看,在红色绸带之下的牌匾上,有着几

个大字以天下为己任。

范仲淹悠悠道“以天下为己任,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如果你们以后成功的踏入仕途,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即使日后你们不在庙堂而在江湖,那也要记得为天下百姓仗义执言。”

周围的学子们神情肃然的点头。

不仅给学子们建立了价值观和品格标准,范仲淹在学业上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

他几乎是住在学校里,和学生们同寝同食。

若是那些没有上晚自习,还提前睡觉的学生被他发现了,那就会迎来课业抽查,回答不上来,就要挨罚。

就这样,应天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四处游学的穷书生都从四面八方来投奔他。他会接济这些贫苦的学子,有时还会在书院里给他们找点兼职来做。

范仲淹只是执掌了两三年书院,却将它推到了“天下四大书院”的行列,培养了大批的能臣大儒,世人评价“使天下庠序规由此而兴”。1

而在离开书院,回到朝堂后,范仲淹就开始了自己“庆历新政”的推行,在新政里,关于教育改革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要诏令各州县兴学,还要改革太学,以及改革科举制度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要兴学。

在他的带领下,各地兴办起了官学以及各种私学书院,书院开始进入到繁荣期。

范仲淹离开应天书院几年后,去苏州当了知府。

他买下了一块地,叫南园。

风水先生对这块地很满意,对他道“大人买的这块地,风水绝佳,日后您家中必然世代公卿。”

范仲淹脑海里灵光一闪“既然这样,不如就将这块地用来办府学吧,必然文风兴盛,这可比只富贵了我一家要来得更好。”

风水先生“大人高义”

范仲淹就在南园兴办了苏州府学。

镜头一转,来到了千年之后,苏州府学挂上了“江苏省苏州中学”的牌子,穿着校服的年轻男女背着书包,脸上带着欢笑出入在这文风兴盛之地。

可以说,范仲淹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兴学,并且广邀其门生前来任课。所以,即使后面庆历新政被废除,这些建立的学校也都保留了下来,为接下来华夏的数百年地方教育了很好的基础。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