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 171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八)

第 171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八)(2 / 4)

简直荒谬可笑。

不过好在,这群少年郎居然表现得很好。

看到那什么球赛获胜的时候,刘彻都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几分。

他喜欢看到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他不期然的想起之前仙画的那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来,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果然,并不是华夏人不行,而是当时那朝廷不行。

若是换了他切,算了,晦气他还是保证大汉的绵延,让华夏后续不再沦落到此境地更好。

除了派出留学幼童之外,清末还开始新办各种新式的学校。

第一所就是由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2年的时候,恭亲王奕沂奏请朝廷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可以说,它是华夏近代教育的开端,主要是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为了请不请外教这个事情,还扯了好一通皮。但不

请的话,翻译学校根本开不下去,于是只能捏着鼻子先请了外教,打算之后再逐渐的换为国人。

恭亲王奕沂的府上,官员们正在为了请不请外籍教习争吵。

好不容易争出了定论,又开始为外籍教习和国内教习的薪酬吵起来了。

有官员直接把他们提交的预算给扔了回去,不可思议之极“请一位外籍教习,你们居然开出了上千两白银一年是疯了吗当朝廷钱多没处花是不是”

dquo◥◥”

“那为何国内的教习的每月酬银又只有八两”奕沂问道。

“王爷,就这已经是比国内其他地方的教习要高了一半了总不能让他们也拿和外籍教习一样的酬银吧”

那这花费可就巨大了,而且朝廷肯定也不会同意。

奕沂皱眉“但差距如此大,恐怕容易掀起风浪。”

“我已经想好了办法。外籍教习只能用钱笼络之,”那人胸有成竹的道,“但咱们大清的人,注重的是什么是仕途两年期满,如有成效,咱们可以举荐他去当知县嘛。”

奕沂眼前一亮“好办法。”

反正就这样,京师同文馆实行了双轨制待遇,磕磕绊绊的,也就开张了。

它开办之后,各地也纷纷效仿,尤其是那些需要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沿海港口城市,都开了同文馆。

后来,又逐渐从翻译学校演变到更宽泛范围的高等教育。

1895年,盛宣怀主持了北洋西学学堂的成立,后来,它成为了天津大学。

1896年,盛宣怀又在上海成立了南洋公学,后来,它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了,后来,它成为了北京大学。

当泛着黄的历史老照片和现在高清的影像放在一起的时候,任谁都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感。

从清末到现在,这些大学也依然都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故事和辉煌。

“一千两白银”正在看仙画的夫子们简直想要拍案而起了,“一年一千两白银”

“这简直是,简直是”

到后面直接语无伦次。

一年一千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和国内的夫子的差距几乎在百倍以上

宋朝和明朝户部的官员们迅速得出一个结论“看样子,清末的酬银水平和咱们现在相差倒是不大。”

现在的夫子,大概也就是在一年十来两银子的水平。

那这一千多两提出来,的确就是有些惊悚了。

若是他们知道梁启超那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恐怕也要气愤的骂上两句。

实在是过分了

“难不成整个华夏还找不到几个愿意来教英文的夷

人不成”

有百姓愤愤不平的道,“我瞧着那些传教士们可都愿意得很。”

甚至不需要酬金,只需要人能改信他们那个主就行。

不过,自从仙画出现后,传教士的活动也都低调了很多,还有一些人偷偷的离开了想要返回去结果被扣下的。

“想来还是因为朝廷积弱。”有士人叹息,“所以那些夷人才如此拿大。”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