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 172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九)

第 172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九)(1 / 3)

天幕下。

一位出身贵族的名士嗤之以鼻“难不成还真要把天底下那些庶民们全算进去”

就算是本朝最繁荣鼎盛的时期也做不到啊

他心底私密的想法是,读书写字那么高雅的事情,那些泥腿子们也配

百姓们心情也有些复杂。

之前仙画一直提“全民教育”,但说实话没人真的把这个词放在心上。

如果说全民的意思真的是普及到每一个百姓每一个人,那也太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很多人,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那些人,他们可能是乡村的贫农、城镇中的杂役甚至乞丐、卖艺的倡优等等等等他们从未觉得读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一位百戏杂耍的优伶抱住了自己的膝盖,自嘲的笑一声“难不成还真的想让所有人都能够读书识字不成怕是神仙来了也难做吧”

像他这样的人,平日里经过书院私塾这些地方,都是要自惭形秽的,远远的绕开。

觉得自己不配。

也因此,他对仙画后面那样气愤嘲讽的语气有些不解。

世界本就如此,不是吗

民国时期的文盲率,一般认为是80,当时1945年伟人的讲话里有一句“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国接受了教育的阶层,依然是士绅阶层,从清朝的时候就绵延下来的那些家族。他们本身就拥有了优越的条件和待遇,独占了教育资源。

所以,要说民国有什么全民教育,那是瞎扯。

真正的全民教育,还是要等到49年之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扫盲。

毕竟,对于咱们来说,扫盲这事儿就很有经验在根据地的时候,伟人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根据地那会儿就开办了很多扫盲的夜校,为不识字的士兵和当地的百姓们学习的机会。

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

新到的村干部眉头紧锁,皱在一起像是包子褶“全村三百多个人,只有9个人是识字的,这可不行,不利于我们以后开展工作啊。”

“主席说了,如果绝大多数的农民一不能看通俗书报,一不能记普通的账目,三不会写简单的便条和信,那怎么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以后要宣讲政策,要让他们理解政策,甚至记工分什么的,都是要认字的。

“没办法呀,以前这个状况,能读得上书的可太少了。就那九个人,也都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当地的村民道。

村干部思忖了一下“这样吧,咱们组织一个夜校。大家晚上有空的话可以报名来夜校,我来教大家认字。”

有村民小心翼翼的问“需要交多少钱多了咱可出不起。”

村干部一愣,笑了起来“当然是免费的不用交钱,也不用拿其他东西来。”

dquo”

这件事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西汉。

汉武帝刘彻有些沉默。

在仙画出现之前,他就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创办太学然后提出一系列的教育政策。

仙画出来之后,他更是将对大汉人才的教育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但每每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很足够的时候,仙画就会用事实告诉他,还不够

而且是远远的不够

没想到,后世对教育居然如此重视

让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也认识字,有必要吗

认字之后,难道亩产会有所提升

而且,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得有许许多多认字的官员,而且这些官员还得愿意为这些庶民们上课

想到这里,刘彻立刻就放弃了。

太难了,而且可能不会有什么成效,算了。

倒是在大将军府上,霍去病和卫青有不同的看法。

卫青赞叹道“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话说得对。”

霍去病现在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亲兵和部属了,对领兵也有了些小小的经验。

“舅舅,读书的确能让人变聪明。我就发现,同样的事情讲给不同的人听,往往是读过书的那个理解得更快,完成得也更好。”

卫青点头“读书使人明理。”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