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 177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完)

第 177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完)(1 / 6)

上大学和找工作,还有学历。

聪明人倒也很快就联想到了这其中的联系。

嬴政皱起眉“他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居然读完之后不是想着要报效朝廷而是需要自己谋生”

想想当初稷下学宫出来的那一批,去到哪一个诸侯国那可都是要被当做上宾对待的,封爵拜相也不在话下。

嬴政心中飘过一丝淡淡的荒谬之感。

但念头一转,若是放到现在,他敢就这么大胆的将朝政委托给这些人吗他们过往的十几年都是在读书而已,并不通世务。

这样一想,忽然又觉得有些合理。

扶苏和李斯等也在感慨“这也未免,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未免太奢侈”西汉的董仲舒也在感慨,“不过,若是人人都能读书,每年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似乎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人太多,朝廷自然会在其中择优。

各个时代的书院和教育官员们,惊讶于后世居然那么多大学,密密麻麻的,整个天幕都放不下。

但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就是学生说入学的时候,学校在庆祝成立二十周年,结果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又开始庆祝成立五十周年。

大家纷纷问他,是不是大学读了三十年

然后,2012年的时候,一堆大学一起庆祝成立六十周年,这些大学难道都是一窝蜂在同一年建立的吗

其实,这和华夏大学发展史上两件事情有关。

第一个就是抗日时期的大学迁徙。

那会儿,国内还是有一些大学的,大多都是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大学堂以及民国政府创立的大学。为了抵抗日军,保存实力,民国政府决定将这一批大学或迁徙到云南,或迁徙到西南重庆、西北等地,躲避战火。

“各位同仁,国家的前途将会更危险,我们教育界要有所准备。”

几所大学里面,所有的师生们都在急匆匆的打包着行李。

“其他的都不要,但这些书一定要带上,当时是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花了大价钱,要是丢了可就再买不到了。”

“我实验室里的东西”

“快去收,能收一点是一点,那些太重的就哎,算了,咱们找个地下室好好的把它们藏着,说不定能逃过一劫呢。”

“就怕日本人扔炸弹。”

师生们收拾好物件主要是学习用的,几十万册图书和实验器材,自己的行李都很少南京大学,那时候叫中央国立大学,连医学院的大体老师们都被全部搬走了,还有农学院的所有牲畜,连根鸡毛都没给日本人留下。

他们依恋的看了一眼熟悉的校园风景,毅然决然的转头,离开了校园,踏上迁徙之路。

路上还能遇到其他学校的师生。

“我们去云南,你们

去哪儿”

“重庆沙坪坝。”

“四川璧山”

路小柒找出了当年的路线图,

大致是北方高校南下、东部高校沿长江西进、广东福建的高校向西或向北转移到附近山区。

为了躲避日军,

内迁的目的地大多是山区,道路艰辛,风餐露宿。到了之后,也没有现成的校园可用。云南那边是建起来的茅草屋,满是泥泞。

武汉大学到了四川后把破旧的庙宇和土坯平房当成了校舍,师生们分散到了七个地方,平时上课和生活就在其中奔走,风雨无阻。

课桌不够,年轻的学生们就站在门外听,没有足够的煤油灯,就一群人凑起来就着一盏灯复习功课。

萤烛虽微,亦可生辉。

中央、中山、交通、复旦等大学迁到重庆,武大内迁四川,浙大迁到贵州,北大、清华、南开内迁到云南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迁陕西城固成立西北联合大学。1

后战争结束,他们返回原地的时候,像西南联大就将它们的师范学院留在了昆明,作为对云南教育的支持,也感谢云南人民的庇护。这就是云南师范大学的由来,所以,我们能看到,西南联大的纪念会上,除了北大、清华和南开,还会有云南师大。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校有两次不同的校庆,大概率就是因为这样的拆分合并。

白鹿洞书院等天下知名的书院内,师生们看得热血沸腾。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