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关于粉丝和黑粉的解释,李隆基还是无法接受。
什么叫“都希望其早死”
朕如此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希望朕早死
何等恶毒的诅咒
李隆基愤怒开口“这说的怎么会是朕天幕必然盘点错误了”
与天幕正在播放自己的功绩映衬下,更是笃定,说着朝天幕扬声道天幕说错了朝中大臣看着暴怒的陛下,一个个缄默不语。
揣摩着天幕“早死”一言难道是说陛下老年大变不成毕竟武帝老年也有“巫蛊之祸”。不过,陛下近年来的作为确实有昏聩迹象。但是,武帝此等祸事也没被天幕称为汉朝转折。难道,陛下老年更、更大祸事
众臣不敢细想。
大周
武则天神情莫测,隆基为旦儿之子,且其称“唐玄宗”。难道朕去世前归周于唐
还是说朕不得不归
眼神扫过此时一言不发的朝臣,武则天将这个念头放在心中。
思索着旦儿这三子,虽早已被朕过继给了早逝的弘儿,但确实自幼聪慧过人。不曾想,晚年昏聩到“粉丝”都愿其早死的地步。
不禁眼神一厉,周还是唐,后辈都为朕之血脉,此江山朕亦倾注诸多心血。
若是这孙儿让盛世转折败落,朕难容此子继位
唐隆元年,身为皇子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了当时的皇后韦氏。
之后李旦就禅位给李隆基,但李隆基登基后很快赐死太平公主,皇位争夺小团体一拍两散。登基初时李隆基倒是勤政圣明,开“开元盛世”。但后期开始怠政、亲佞臣、夺儿媳开始在军事上大刀阔斧,设立节度使,重用了安禄山等族安抚边疆,埋下祸根。
后节度使大乱,长安被攻破。
大唐至此急转直下,李隆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唐之前的位面对于夺儿媳一言惊讶极了,唐朝这么“牛”啊。一时间许多百姓挤眉弄眼,颇为八卦。
便是唐之后,对于此事仍然是极为关注,但想到李治和武则天,顿时觉得李世民此时若是生气,那真是生气早了
唐初
李世民看到此处勃然大怒,节度使一职不掌兵权将诸多权利下发,岂不是在培养诸侯纵使远不如诸侯之弊端,但兵祸横生之下,竟将长安攻破
让李世民怒目圆睁“以为登基久了就天下承平了以史为鉴天下乱象四起还不警醒,四处征战不休,盛世之下竟能坐视如此大祸
越说越怒“便是安禄山起兵造反,李隆基这一番昏聩策令,白白损耗我大唐兵力众多将领因李隆基的错误决策,折损一片如何再平乱安禄山之流堂堂大唐天子弃城而逃丢尽大唐的脸
贞观众臣也是一个个双眉紧锁,不怪天幕所言,其该早死,晚年实是频频错政。
看着李世民气到抚头的动作,众臣忙上前宽慰“陛下莫气,我等穿梭而去自当拨乱反正,将祸端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