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强制退出吗
是否
“嘀嘀”的警报音在脑内回响,界面一片血红,黑白大字在面前浮现,津木真弓的指尖在“是”的按钮上徘徊良久
直到工藤新一的电话打来,被电话铃声打断了思绪。
“虚拟”系统中的警告声远去,“现实”中的一切再度进入她的视线。
少年穿过宴会中觥筹交错的人群,急匆匆向她跑来。
他的身影与许许多多模糊的记忆重叠恍惚,她一时无法分辨真假。
或者说,虚拟,与现实。
她突然觉得整个世界仿佛一只巨大的克莱因瓶,“里”与“外”、“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在那一刻模糊起来,她甚至无法判断自己究竟在瓶子的哪一面。
我们之前,是不是在哪见过
在认识你之前在我们认识之前,是不是,已经在哪见过
不是“游戏”,也不是“现实”。
在一切混沌之初,在不分正反与里外的克莱因瓶中我们是不是,曾经在哪见过
津木真弓把醇厚的绝品茶喝成了白开水,连着喝了两杯下肚,在给自己倒上第杯的时候,似乎才平静了一点。
对面的工藤新一见她脸色终于好看了一点,这才缓缓开口。
“jaaisvu”
津木真弓愣了一下“什么”
“法语词汇,愿意为旧物如新,后面发展出类似于既视感的意思,指一些看到熟悉的东西,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甚至会对一些明明没有见过与经历过的事情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是,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津木真弓打断他,抬头,“但为什么突然和我说这个”
工藤新一从桌上的层下午茶餐塔中挑了个小型马卡龙,推到了她面前。
“先吃点甜的,有助于大脑思考。”
见她有些懵然地接过,工藤新一继续开口。
“既视感现象是人类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科学研究结果,这样的现象会更频繁地出现在想象力、智商与学历更高的人群中简言之,脑部活动愈频繁剧烈的人群。根据一个世纪前的弗洛伊德理论,这是一种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如今的现代”
津木真弓听了半天,终于没忍住,“叮”地一声放下茶杯。
“首先,话题为什么会拐到弗洛伊德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区别”
工藤新一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决定说人话,“你刚刚的情况,和jaaisvu现象很像。”
是说她刚刚问他“是不是曾经见过”
道理她都懂,但怎么会有人在被问到这种问题的反应是,和对方解释“既视感”理论啊
她叹了口气“谢谢你的安慰,我刚刚就是额,昨晚宿醉,再加上今天发生了太多事,有点累了”
完全冷静下来的津木真弓微微深呼吸,暂时打消了强制退出的念头。
原因很简单,她突然意识到,消除自己的记忆的人,多半就是自己。
或者说,至少自己是“同意”这件事的。
正因为如今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了可以人为干涉脑部记忆的程度,所以科学伦理十分严格地规定了相关流程。
哪怕是由所有“生理特征均符合本人”比如虹膜、指纹、dna的人对本人执行这项技术,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知情同意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