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以讹传讹吧。
村长这两天也一直在忙,到了晚上七八点的时候,一行人从镇上回来,带回来允许集体改建的好消息,到这时候,就要等元老板那边的消息,只要元老板那边确认价格,但凡价格不是特别离谱的,基本都可以建造。
改建的消息轰轰烈烈热闹了三天。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元老板那边总算来了消息。
经过对建筑材料的确认,以及人工等多方面的确认,最终的定价是一平米7块钱,每户人家可以根据自家的地皮情况,选择合适的大小。
“一平米7块钱是怎么算的我不懂啊。”
“就是大家造房子的高度都一样么,然后每平米7块钱,要是你们家造100平米,一层就要700块钱,不过人家说了,你要是一口气造三层楼,原本价格不是2100块钱么,现在只要2000块钱。”
“这样,那造三层楼还能省100块钱。”
“是这个道理。”
“地皮呢地皮怎么算”
“自家的地皮置换呗,到时候村里划一块地皮,专门用来给大家造房子,大家用别的地皮置换,换多大算多大,你们自己考虑呗。”
“那可以把我们家在柴房也拢在一起,这样地方才够大。”
“7块钱一平米也不便宜了。”
“不是说还给你抹水泥么,这可得不少钱呢。”
“就抹水泥啊”
“这还不够抹上水泥都能直接住了。”
“小鱼,你是怎么想的原本我也想造三层楼,可这价格确实不便宜。”六婶拉着季遇说话,想要听她的意见。
农村的房子,房屋本身的造价是一块,地皮的价值又是另一部分。
季遇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也要一千多块钱,主要价值就在地皮。
三层楼2000块,对村里人来说确实贵了点,但两层楼1400块,许多人家咬咬牙,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季遇想着自己的打算,主动开口道“六婶,要是钱不够,我可以先借你。”
“钱也是够的,实在不行我找家里借,怎么也不会找你借钱,”六婶认真道,“那我再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造,一定要造,”丁老四从远处骑着自行车过来,正好听到六婶的话,“你们手里的钱不凑手,我们给你凑一凑,电风扇厂那边我们已经说好了,等正式开工,我带人来办食堂,到时候就住你这边。”
听到这话,六婶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真的啊那一定要造,到时候四哥你们来,就住在三楼,一层都给你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