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两人皆是不随流俗、知权变之人,比如孔鲋也没想到未来自己的弟子会在坑完秦一世得到后人秦之亡,亡于赵高,实亡于叔孙通一言。的评价后连夜跑路,虽然这话可以说无稽之谈,但也能说明叔孙通的厉害之处。先后转投项梁,楚怀王、项羽等人,最后摇身一变投靠汉高祖,并且在汉高祖一统天下后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被尊称为汉家儒宗,后世戏称不倒翁。
不仅儒家在思考此时入仕的可能性,墨家钜子、农家许氏、名家公孙等人皆在思考入仕的可能。
时势需要他们那些半夜思乡的百姓也需要他们。
或许你们会觉得博主是不是偏题。不是讲秦末的造反红利不是应当讲谋圣张良如何出奇制胜为何讲起士族将领的激动,为何讲起百姓的艰难明明韩大将军也是处于秦末,但博主从未讲到这里
因为刚才所讲的正是人心。
“人心”咸阳宫中一十公子砸吧着眼睛,满眼迷蒙,“父皇,仙幕方才讲的东西是有什么不一样吗”两颗门牙的掉落让小家伙说话有点含糊,不过听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他身后,几个同他一般大的小公子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始皇,他们现在算是看明白了。他们的父皇根本就不嫌弃他们的问题傻不傻,并且非常乐意同他们讲解这些。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不能辜负父皇的期待,要同父皇多多互动啦
被小儿子们用期待眼神注视的始皇内心涌起一种慈父般的神奇感觉,察觉到这种情绪,始皇沉默片刻然后把它掐灭。他仍旧冷静道“以士族将领的激动对比映衬出百姓之艰难。更能调动观看者的心境变化,让其视线下移到百姓,同情之心产生便会想为民入仕,为民谋利。”
小公子们似懂非懂,又好像真的懂了。
始皇也不计较,他这几个小儿子是真小,毕竟
始皇沉默,仙幕言他一统十一年后逝世,他除了遍寻名医,好似也无力改变。主少国疑他也不敢想未来皇位能传给小儿子们。
在韩将军的篇章你会发现他所展示除了的全部是需要智商的东西,如果说韩信智商值爆表,情商全捐给智商,情商值连及格线的标准都达不到。那张良就是情商智商两开花的杰出代表人物。
后世许多普通人无人敢称自己能做到韩信屡战屡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绩,但却屡屡觉得自己就像下一个谋圣张良。因为张良所做的就是揣摩人心,以至于有人觉得他有何了不起,揣摩人心谁不会
相比较韩大将军全身心投入打战。张良做的就是对人心的把握,谋己、谋人、谋众,最终做到谋天下,张良都做的格外出色,故而才被称之为谋圣。
而领悟到仙幕真实意思,被仙幕调动起想入仕冲动的墨家、名家、农家等人所以他们这是被仙幕溜了
不过被仙幕溜了又如何,仙幕展示与他们的百姓流亡却是真实的,时势需要他们一同参与进来。
至于判断出世治而觉得入仕时机到达的孔鲋望着一堆偷偷望向他的儒生,孔鲋目不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