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的位置可是老王家的专属位置,从小做到大。ata
刘彻冷笑,他就不应该对末代皇帝抱有太大期待。ata
这简直就是饼子摊大了,自己搞不定的典型例子。ata
刘彻心里蠢蠢欲动,天凉了,像大司马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除了仲卿、去病这种纯臣就不应该有人能坐,他明儿个就下诏ata
汉成帝还是没有那么不堪的,他在其他地方也试图努力过,比如他修ata
订农书汜胜之书,虽然他活着并没有修订完ata
比如他进行官制改革,把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与大司马皆成金印紫绶,和丞相平起平坐,正式确立了三公平行的政治体制,还把刺史改为州牧。虽然他的下一任皇帝就取消这次官制改革,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立的二府体制,还恢复刺史了ata
还有他治下外戚横行,生活奢侈,他就主动禁奢侈,但你们知道的,汉成帝最出名的其实是他与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两个放纵奢侈的情史ata
所以历史对于汉成帝的评价并不高,觉得他当政二十多年,毫无建树,与他老子一样耳根子软,没有主见。ata
甚至识人不明,导致身边奸佞小人横行,用人能力堪忧。ata
冯野王忠信质直,知谋有馀,海内人望,才能出众,汉元帝用了又好像没用,因为这人直接就被他舅舅王凤排挤回老家的。ata
陈汤,也就是那个说出犯强汉者,非远必诛的大佬,匈奴攻乌孙、大宛,胁西域,他立刻远征异域,诛郅支单于,有诸多功绩,但也因成帝一朝混乱的朝政最后坎坷到晚年落魄。ata
汉成帝用的全是王凤、张禹之流。ata
汉书记载成帝年间日食、地震频发,当时的吏民上书谈灾异报应,皆说是王氏专政所致。但当汉成帝惶恐来问张禹这个老师的时候,张禹“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蚀三十余,地震五次,圣人罕言命,不语怪神。”现在的灾害频发乃是常态。皇帝只需要“陛下宜修政事以善应之,与下同其福喜”只需要多做善事就可以了。ata
这段话唬得本就雅信爱禹敬重张禹的汉成帝一愣一愣的,完全不怀疑王氏。ata
夫社稷之计,安危之机,人君不能独断者,必资于所敬之臣。然臣有忠邪,时有险易,交有浅深,义有厚薄。唐代万古良相李德裕的这段话一时间让人不知汉成帝是愚蠢还是心大,竟然忠邪都不能分。ata
说他蠢吧,他确实在刚当政时就顺利扶持起自家外戚去打击来自汉宣帝、汉元帝的宦官与外戚势力。说他是可塑之才吧,确实也识人不清,以至于培养出一个自己也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被反向拿捏。ata
所以外戚这东西在合适的人手中才是一把伸缩自如的利剑,具体可以参考汉武帝早年的作为和汉宣帝的做法,那个才叫拿捏外戚。在不合适的人手中那就是会自焚的火。ata
不过王氏外戚集团也不是没有遭遇过危机。ata
本已经对汉成帝一朝没有丝毫期待的刘彻不由得眼睛放亮,死寂的脑子突然迸发出希望。王氏外戚集团的危机来自于汉成帝的下一任皇帝,刘欣。ata
刘彻松快了一下坐麻的脚,呼出一口憋在心中憋闷了许久的恶气“终于终于能有一个相对争气的后辈了吗ata
鬼知道刘彻看这段历史看得有多么的憋屈,这都是什么鬼,他的后辈们为何这么不堪,没有一丝一毫他刘彻的风采,没有他刘彻的风采也行,但是连汉惠帝都比不过那就很过分了ata
刘彻心中暗暗祈祷这个刘欣能够争气点,至少给他这个老祖宗留点面子要不然他总有种这些后辈再这么不争气,自己迟早会被气死的感觉。ata
诺大的宫殿就他一个人在里头,刘彻都怕自己被气死后没都人知道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