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直播剧透] > 156.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若营魂有识,居止相……

156.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若营魂有识,居止相……(4 / 5)

武将们听不大懂,但文臣们皆反应过来“是宋鲍照的凌烟楼铭,宜此万春,修灵所扶。”

这座建立于贞观十七年的凌烟阁,随着唐太宗念出“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这句话而立。

晚年的唐太宗是寂寞的。

一个皇帝年岁比功臣们小许多,是幸事。

因为皇帝不用担心后辈子孙因功臣们还在世而苦恼,甚至还得窝里斗一番才能掌权。

但皇帝年岁比功臣们小许多也是悲事,因为这意味着贞观二十三年享年五十二岁的太宗陛下将会接二连三的送走同自己出生入死,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们。

武德五年病逝的郧国公殷开山;贞观十四年暴病而死的河间门王李孝恭;贞观四年病逝的莱国公杜如晦时年四十六岁;贞观十七年的郑国公魏徵享年六十四岁;贞观二十二年病逝的梁国公房玄龄;贞观二十一年病逝的申国公高士廉享年七十三岁;贞观二十三年病逝的卫国公李靖终年七十九岁;贞观二十二年染病而死的宋国公萧瑀享年七十四岁;贞观十六年褒国公段志玄;贞观元年蒋国公屈突通;贞观十二年谯襄公柴绍;贞观十三年邳国公长孙顺德;贞观六年郯国公张公谨;贞观十二年永兴文懿公虞世南;贞观九年渝襄公刘政会;贞观十二年胡国公秦琼

仙幕的话简短,但听在这些被点到名的人耳中却无异于阎王在照着生死本念人名。

虽然还没有到那一步,但李世民站在高台上好似看到了那一幕曾经出生入死,谈笑风生的兄弟们一个个死在前头,热闹的皇城中逐渐只剩下一种声音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讨好声。

没有魏徵总是不怕死的顶着人头直谏;没有善于筹划,点子多的自己不知道选择那个的优柔寡断房玄龄;也没有善于判出玄龄哪个点子好的杜如晦;没有阻止他占卜的公谨和书法卓绝的虞世南;也没善于明哲保身,虽然厉害但总是喜欢躲在人群背后观察判断形式的李靖;也没有善于打理内政,但固执绝不认错,整天与房玄龄杜如晦整天吵吵闹闹,就差打起来的萧瑀

现在的他很热闹,未来的他身边冷清到死寂。

李世民很无力,因为看臣子们去世的年岁,都是耳顺知天命之年,已经算是长寿之命了,但这也代表着他无力阻止臣子们死在他前头

其他臣子自然能体会李世民如今的心情,这是他们惜之重之,爱之宝之的陛下。

就是让他们没想到,他们亲爱的陛下竟然五十二岁就去世了

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他们默默地走到李世民跟前,企图打断李世民沉浸在悲伤中的情绪,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起岁数来

“陛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医者了,这不行啊,得调养身体啊”

“对呀,陛下我萧瑀都活到了七十四岁,五十二岁病逝不行的,陛下”

“陛下常年行军大战你这个文臣怎能对陛下不敬”

“房玄龄你想什么李靖都活到七十九岁了,陛下活到五十二岁就是不行”

一堆人打打闹闹,热闹到李世民心中的小悲伤消失大半。

顺便觉得萧瑀果然很吵闹。

那年杏花微雨,太极殿旁凌烟阁立起。

里面是工匠们细细描绘的二十四功臣图和十八学士图。虽然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们我们不能同年同月同日死,但可以用凌烟阁记下你们当年的荣光,受万民敬仰,流传千古。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华夏上下五千年,要是提起流传千古最多的功臣,世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就是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们。

让臣子们善始善终得圆满,贤德普天称颂,芳名万世流传,李世民做到了。

随着仙幕上大门的展开,众人终于看清高阁里的陈设。

三层的高阁,正门一入就可以看到大厅画壁上的像赞。

这些像赞算下来总共有二十四副,里头高度概括了二十四个功臣的功绩、人品和才能,肉麻,但满含撰写者对画像中人的喜爱。

熟悉李世民撰写风格的文臣们一下子就看出这些满含喜爱之意的像赞是谁撰写的,一定就是他们陛下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