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李渊设大宴,归降的颉利可汗起舞,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
在只有长安歌舞团团长颉利可汗一个人悲伤的世界中,我们李唐的老祖宗们收获到了绝对的快乐。
那年,李渊说“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高祖大悦,群臣皆呼万岁,极夜方罢。「9」
李渊,这个华夏少有的高寿皇帝,与李世民五十岁去世不同,他活到了六十九岁去世。
老李同志的退休生活要总结就是要帝位有地位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要酒席有酒席。
左拥右抱坐看盛世的神仙生活,闲的无聊还能叫个可汗跳跳舞酋长吟吟诗。
无需藏匕首于靴,也没有夜半被军情惊起的事情,不用操心工作,想做什么做什么,在以孝治国的封建王朝,他想说自己第一,李世民都不会说他错了。
纵观整个李唐历史,我们无从知晓刚内退为太上皇的李渊是否甘心,因为凡人思维所想到的痛苦、失落,在史料上从来没见过相关的记载。
但我们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当李渊看到李唐真的万国来朝祝贺时,他是发自内心的愉悦的,看到老对头跳舞时,他是快乐的。
李渊不得不承认,史料记载中的他,是真的快乐。
他一向就不是一个非常喜欢往上冲的人,就像当年的起义,起义烽火以摧枯拉朽之势燃遍全国时他还在做隋朝的太原留守。
是十七岁的李世民牵头,刘文静与他的好友裴寂相交,才有百般劝说,以宫女侍奉的不得已起义之举。
李渊忽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应该让年轻人发挥他应该有的热度了。
和那倒霉裴寂继续相交饮酒也不错
玄武门政变自此落下帷幕。
秦王李世民的上位是必须的,玄武门之变势在必行,谋反,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进则九五至尊,退则全部死。
不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算是死得其所,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李唐以最小代价解决内讧,把内耗降到最小要不然开启内战绝对会让整个大唐血流成河,到时候就不是小规模内战,而是成千上万人丢掉性命。
说近的,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突厥就像闻到腥味的老鼠一样在八月二十四日攻击高陵,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突厥的二十万雄兵一定会让开启内战模式的从姓汉变成姓突厥。
所以在华夏内部严重分裂,外敌崛起入侵,人口断崖式下跌的隋末时代,是李世民撑起了中原的一片天,灭国无数,带飞全场,打出了煌煌大唐。
天策上将,龙凤之姿,天之骄子,日月之表
近的说完,远的就是没有秦王李世民始毕可汗都率部渡过黄河进攻太原了,汉人都变成四等人了
在起义的第三年也就是唐武德二年,抓住了始毕可汗突然病死的契机的李世民不亚于美苏争霸时某大佬果断发动三大战役歼灭国军主力的窗口期。「10」
果断,有力。
四百年多年的割据战争惯性,隋末没变成第二个十六国南北朝,那个十七岁英武少将军李世民功不可没。
毕竟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水平大都数人都有数,他不可能自己实现大一统,所以李世民的唐朝大一统意义不亚于秦汉大一统
“果然是趁着新旧皇帝交替之时那群突厥贼人来袭。”李世民的关注点全在仙幕的话验证了他们一开始的猜测。
现在新旧皇帝交替变成了二月,突厥的狗鼻子一定会在嗅到味道,有可能四月就来了,不过
李世民暗衬“突厥四月不一定会有二十万大军,因为四月乃草原粮食短缺之时,原先八月南下侵略也有八月乃丰收秋季的原因。”李世民觉得他得加强对突厥那边的监控,争取速战速决,早日解决,他甚至可以用上在汉武帝的视频中所学到的知识,软硬兼施,让突厥这个强狮变成病猫。
李唐正百废待兴之际,若用强攻,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李世民在这边分析了一堆,正准备转身和兄弟们商讨商讨,然后就看到兄弟们正在畅想当秦王当皇帝之后的贞观到底是什么样的,才值得仙幕数次夸赞。
李世民“”你们不关注战争关注什么呢
听了仙幕的说辞,其他界面认同的人不再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