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难道不觉得,大唐还真是让人惊喜呢。能安天下,能定天下者,可为帝。”吕雉语气难辨喜怒的接过话,刘邦一眼望向吕雉,吕雉冲刘邦一笑,并不掩饰她的想法。
刘邦啊的一声,“我倒是想看看,所谓的唐朝是不是能容得下所有”
此时的李世民也是不可置信,大唐的女皇陛下嘶,女皇陛下呢谁把位子传给女儿家了这是
他的后世子孙吗竟然有本事干过他们李家的男儿们吗
底下的臣子们皆面面相觑,虽然吧他们不是看不起女人,然而脑补一下上面坐着的是一位女帝,嗯,怎么感觉有些怪呢
大唐的君臣都不发一言,谁心里却都不轻松。
不对啊,他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科举吗科举啊
沈悠已经继续道糊名制的推广,让赵光义得以提拔大批的寒门子弟,从而也得到了天下文人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纵然赵光义把大宋对辽的大好局面葬送,依然能稳坐江山的原因。武将们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光义两次北伐,再把无数能打仗的武将都送到大辽手里,真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有意借大辽之手把武将们都干掉。能打仗的人都死了,还有谁能与之为敌
别说沈悠有此猜测了,面对一个一次又一次送大宋将士去死的赵光义,谁心里不得有那么一个想法
真正能乱天下的,从来不是文人,而是那些手握兵权,背靠立国
之本的将士们。赵光义把武将们收拾了,再通过改良科举制度,收拢天下学子之心。学子们都是什么是将来的治国之人,也是记史之人。把这些人收拢,还用担心有人道他的不是还怕天下人骂他吗
须知文人们啊,对于有利于他们的人自然是大夸特夸,凡不利于他们的,必然是要想方设法挑出毛病来,无限放大,再引得天下人口诛笔伐。不得不说,赵光义打仗是真不行,这对人心的洞察却是一等一的好
赵光义可以请你不要再夸我了吗你那是在夸我吗看看他哥和底下那些武将们的眼神,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了都,天幕这是要坑我,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