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少露锋芒(3 / 3)

恭喜陛下,恭喜陛下,终于到陛下了。自打听到天幕提起李世民的名字,贞观年间的臣子们皆不断道喜,可算到他们陛下了。

“同喜同喜。想必有我之名,定少不了诸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如是回答,他能开创盛世,在场的臣子都是有功之人,少了哪一个,都不是完整的大唐。

一众臣子喜上眉梢,都等着天幕好好的论道论道他们大唐。可算等到他们大唐了

提起唐朝,在没有正经学过历史前,我一直以为唐太宗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嗯,就算开始学了那么一点历史前,我也还是觉得,唐太宗肯定是大唐的开国皇帝。直到后来有一天,突然被告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

李渊要那么欺负人的吗过分了他的存在感有那么低

这古往今来一国的开国皇帝,哪怕不知道哪一个皇帝都行,开国皇帝的名头是最大的,到他这儿,他是直接被人无视了

一眼扫过底下的二儿子,李渊瞅着瞅着,越看越觉得气能不能来个人出面帮忙治一治

一个能把自家父亲开国皇帝的光芒都给掩盖的皇帝,可不是

因为他是继任之君,而是因为虽然他爹是开国之君,可这大唐的天下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该从哪里开始说他的好沈悠微拧眉头,像是真为难到底从何开始。早就已经习惯沈悠吊人胃口的伎俩,此刻谁也没有再像之前那样,担心沈悠不知从何说起。

就从唐太宗初露锋芒开始。隋炀帝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前去救援,人未至,李世民跟隋将云定兴出主意,一定要多携带旗鼓以设置疑兵。作为突厥的始毕可汗敢包围天子,定是认为国家仓猝之间无人救援。疑兵布阵,能让突厥以为我大隋兵马云集救驾,必将望尘而逃。

云定兴听从李世民的建议,一行人赶往雁门救驾,突厥侦察骑兵远远看见旗鼓之声,果然遁逃

而去。这是李世民第一次显露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胆识。

被突厥困于雁门关中的隋炀帝天幕是要坑我吗李世民的计策被你说破,他可怎么办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李世民随父守于太原,高阳贼酋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某位高祖进攻魏刀儿,深入贼人阵营之中。有心斩于贼子,可惜,少了点能力。李世民得知,领精锐骑兵突围而进,弓箭所射,敌军溃散,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唐高祖,大破敌军。这时候我们太宗才十八岁。

等沈悠把李世民的年纪一道破,本来对李世民这两回表现都觉得惊奇的一众人都顿住了。

“年轻有为,倒是和朕的小霍将军可以一比。”汉武帝的反应便是如此,他的小霍将军难道不是年少有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论英勇,论智谋,他的小霍将军绝不比这后世的李世民差

“陛下英勇威武,后世皆知。”此时的贞观年间,对于沈悠数起李世民的战绩,一干臣都赶紧拍起马屁来,李世民挥挥手道“都别夸我,若论本事,我大唐的将领哪一个不英勇威武若没有你们,这天下如何能安定。

当皇帝的人,不与臣夺功,当年的事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就算被夸着,李世民也没有打算一味听着臣子们的夸赞。这很容易骄傲。对于作为大唐皇帝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你们以为这就差不多了,毕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话都听多了。不不不,对于我们太宗皇帝来说,这才刚开始。隋炀帝义宁元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大势之趋,咱们李世民

当然不能落后。眼见隋炀帝昏庸无道,大隋十室九空,天下各路义军不断,大隋危如累卵,有救济天下之意的李世民,断不能坐视不管。亲爹不敢反是吧,没关系,我们李世民来反。

最新小说: 快穿女配要上位 锁娇颜(重生) 反派炮灰是天然钓系美人 [我英]乙女向RPG主角的我 我在末世有座城 继承上亿遗产后豪门老公回来了 战神出山陈玄江无双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死侍的平行世界之旅 凌云行之起于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