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开始窦建德准备听的,架不住王世充的使臣哭求不妥,更是贿赂窦建德的左右大将,以至于他们都说书生无谋,指责凌敬不过是一个不会打仗的书生,怎么懂得打仗的事。最终,窦建德选择继续留下和李世民硬杠,也就造就如今一败涂地的局面。
哎哟,听到窦建德身边有人竟然想出那么好的主意,却架不住窦建德不听劝,最终错失良机,一干人冷哼一声,并不为窦建德而惋惜。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跟他们自己做下的选择息息相关,窦建德之败,败得理所当然。
从他不听良策而选择硬刚便可以看出,他那脑子不行。一个脑子不行的人碰上一个就跟开挂一样的李世民,焉能不败。
已经在准备进击窦建德部的李世民听到窦建德手下竟然有这样的人才,叮嘱道“打败窦建德之后,把这个凌敬给我带回来。如此人才,他窦建德不用,我李世民绝不能错过
身后的人立刻应下一声是。保证把事情办好。
擒了窦建德,李世民即把人带到洛阳城外,王世充一看自己的救兵都败了,自知再也没有希望,只能开城门献降。
一战擒双王,亘古未有。得了洛阳城后,李世民命人看管库卫,什么东西都不取,只让房玄龄收取地图与户籍,随后既犒赏三军。而唐高祖收到这样的大好消息,喜不自胜,同时,也在发愁一件事。他该怎么赏李世民了呢
论功,自他起兵以来,李世民身先士卒,连建奇功。攻破长安,灭刘武周,如今再一战擒双王,本已经为一品亲王,为太尉又兼尚书令的李世民,其功高却已不能再赏,封无可封。没事,要论骚操作,老李家的人那脑
子活络得谁都想不到。对喽,鼎鼎大名的天策上将,就是唐高祖特意为李世民所创。
天策上将,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最重要的一点是,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也就是所谓的“许自置官属。”这意味着李世民可以完全有属于自己的班底,他的这些人都会是他的人,不一定就是朝廷的人。
秦始皇瞬间察觉到这里头的危险,这不相当于朝廷另有一个小朝廷话说,当皇帝的竟然允许啊,他反正是不乐意,因此他才会把那些想在他的国中建国的人全都解决干净。
刘邦的反应就更美妙,一字不吭的人瞅着天幕,想得更多的是唐高祖。有那么一个能干的儿子,简直是要喜忧参半吧
汉武帝听到这儿同样也微拧了眉头,李世民位于三公之上,他是无路可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