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裴氏推了朝廷供给的一切仪仗和物品,仅用白布、帷幕装饰承载灵柩的素车,不用花纹、色彩和刍灵,行往昭陵的方向。李世民亲自登上御苑西楼,望着魏徵灵柩所去的方向痛哭,竭尽哀思,命百官送灵柩至长安郊外。晋王李治奉诏致祭。李世民更是亲自为魏徵撰写碑文,并把它书写在墓碑上;之后更是为其创作挽词十首,以表哀思,再赐其家封户九百户。不得不说,太宗待魏徵是真好。既是感激于能遇上这样一位纠正他一生的臣子,也痛心于魏徵的去世。
这回就连魏徵都忍不住了,李世民如此厚待于他,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他分明只是尽了为臣之忠,没有想到竟然让李世民如此铭记。在他以为李世民待自己已经足够厚待的时候,天幕却告诉他,不止于此,还有其他,还有更多。
臣,谢陛下。”魏徵感激涕零,李世民哽咽道“你们要是想要名利富贵告诉朕,朕一定赐给你们,别一个个先朕而去,朕受不了。
沈悠数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李世民听着他们一个个的名字,想着他们一个个的死去,心痛不矣。
但凡这些人活着,再多的功名他都给他们。一干臣子无奈之极,生死有命,哪里由得他们说了算
极尽哀荣的魏徵,身死之后想必也觉得此生无憾了。按理来说,魏徵的内容就该到此结束了,然而并没有
各朝代
人都没了,追谥也都有了,怎么就没完天幕确定不是在逗着人玩吗他们不信。
这事说起来魏徵也挺冤的,说是无妄之灾毫不为过。前面说过,太子李承乾之位不稳,李世民以魏徵为太子太师,确实达到了震慑于朝廷内外的作用,可随着魏徵一死,李承乾走向了谋反之路,帮着太子谋反的人中有侯君集和杜正伦,和魏徵有关的不过是因为魏徵曾向李世民举荐,道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怀疑魏徵结党营私,李世民即取消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更下令推倒魏徵的墓碑。
谁人不傻眼了,包括正伤心难过的李世民
魏徵此刻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刚刚他还为自己能遇上李世民这样的明君而以为喜,结果天幕这就告诉他,他不用高兴太早,他以为自己死后极尽哀荣就不用愁了,他举荐的人谋了反,他死了也休想逃过一劫。
所以,没有人在意太子李承乾为什么造反的吗
李世民作为一个造反的过来人,跟我说造反,有可能成吗不重要,不重要。秦始皇没能忍住的道这李世民也太率性而为了。
因为魏徵举荐的人谋反,怀疑人结党营私,就把人的墓碑都给推了,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都说人死为大,死都死了的人,还不让人安宁。
刘邦倒是不甚在意的道推墓碑而已,又不是推墓。
吕雉已经无话可说,死后鞭尸这个事也不是没有人干过,李世民一番作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不当之处,却也不算毫无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