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能说张公瑾提醒得不对,皇帝的诏令能不当一回事
秦始皇在这个时候突然问向一旁的蒙恬“若换了是你蒙恬,如此灭突厥的良机,你是要严守朕的诏书,亦或者借此机会灭敌
一干臣子都为蒙恬捏了一把冷汗,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答得不好是要没命的。蒙恬沉着半响道“末将会出兵先灭突厥,来日陛下但若责臣违诏,末将任陛下处置。”
态度,蒙恬表明,他非不忠,但在这可以亡于边境大敌的重要关头,他是断然不可能错过机会,让大秦此后一直受到同样的威胁。
秦始皇面上让人看不清喜怒,只一句话道朕知道了。
知道,没有说蒙恬这样做到底他是许或者不许,引得不少臣子都拿眼瞄了他一眼,有心想从秦始皇脸上看出些端倪来,可惜,秦始皇已然凌厉的扫过他们,吓得他们连忙低下头,再也不敢窥探秦始皇。
刘邦捏紧拳头道这古往今来的君臣关系可真是太叫人头疼了。吕雉
这种话是刘邦该说的他若是头痛,在他手里的那些人不是更头痛
刘彻的表情就相当的不好了,一个李陵让他的感觉就很不爽,更别说现在天幕又丢出一个奉不奉诏的问题。
诚然,这样的问题不是天幕第一次丢下,宋朝那些个皇帝,谁听来不恨不得手握重兵的臣子反了,省得他们那么被人欺负。
但现在,这可是圣明之君。或许李世民未必没有灭突厥之心,但是这不是没有明诏。要怎么说呢,没有明诏的事,却对明诏的事视之不见,那是可以的
李将军肯定的告诉张公瑾,“此乃用兵的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跟当初韩信能消灭齐国是一样的道理。就算唐俭他们这些使者因此遭到不测,也是死得其所。”至此,李将军率兵连夜出发,李動领军跟进,意在一举灭突厥。
不出李靖将军他们所料,唐俭他们前往颉利安营扎寨之地,颉利放松警惕,李靖将军他们率军进至阴山,遇突厥斥候千余帐,一战而全俘。带上这些人李靖将军们继续前行。这时候唐军前锋苏定方率领的两百余骑又乘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离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现。大家要记住这个名字,苏定方。又是一个猛将。虽不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却前后灭三国,
皆生擒其主。
不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前后灭三国,却生擒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