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婶儿闭嘴,赵一奶却听进心里去了,脸色越发阴沉。
其他妇女瞧着赵一奶的脸色,互相交换眼神,等到赵一奶攥着报纸倒腾着脚快步走远,才议论开。
“真要考出去,还能要乡下的媳妇儿吗”
“说不好呦。”
“我要是一婶儿和芳芳,指定不放心。”
“是啊,咱大队现在就胡知青一个知青女婿,前头有那例子,搁谁谁不愁啊。”
牛奶奶打断“瞎说那没边儿的事儿干啥惹出啥矛盾,你们又有热闹看了”
赵五奶则是看着赵一奶离开的方向,叹气,“你们就别火上浇油了。”
大伙儿讪讪,刻意生硬地转移话题。
“咱大队的知青们都得报名吧”
“肯定啊,都那么有本事,有机会端铁饭碗吃商品粮,谁一直傻着留在乡下种地啊”
“对了,庄知青不也嫁在咱们大队吗”
妇女们面面相觑,她们刚才光顾着胡知青,忘了大队还有个知青媳妇儿。
赵柯家
苏丽梅挥舞着报纸,冲进院子,“庄兰你快看恢复高考了”
庄兰推门出来,接过报纸,一目十行地看过,激动地一把抱住苏丽梅,“恢复高考了”
两个女知青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反反复复地喊着“恢复高考了”,直至哽咽,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
“这是好事儿啊,哭啥”
刘三妮儿一脸惊喜地擦手,“快快快,报纸拿来给我瞧瞧。”
庄兰吸了吸鼻子,抬起胳膊,袖子随便抹了把脸,报纸递给老太太。
刘三妮儿眼神儿不太好了,报纸拿近,仔仔细细地看,称奇“诶呦真是活久了,啥都能看见,我这一辈子,见证多少历史呦”
老一辈儿的人,是真真正正为了国家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过,他们都从绝望走过来,陪着国家在苦痛里新生,在困难险阻中艰难跋涉,踩着荆棘迎接光明。
庄兰和苏丽梅对视,一左一右挽住老太太的手臂,一起看报纸。
刘三妮儿抓住两人的手,左右看了看,鼓励道“国家叫你们回去呢,你们一定要去考,一定要去读大学”
庄兰和苏丽梅毫不犹豫地点头。
另一头,赵一奶家
赵芳芳得知恢复高考,第一反应是替胡和志高兴,“和志那么有才华,可以实现抱负了”
“你懂啥”赵一奶恨铁不成钢,戳她脑门儿,“要不是赵柯让领了结婚证,他考上就能拍拍屁股走,到时候你们娘仨咋办”
赵芳芳对胡和志满心信任,“和志不会的。”
孩子都在学校,赵一奶毫无顾忌地骂她“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看人不比你明白”
“奶,你真想多了,和志就算不在意我,还能不在意俩孩子吗那可是他的亲骨肉。”
亲骨肉男人没心,亲骨肉有个屁用
孙女这么没心眼儿,赵一奶气得白眼翻上天,真的是惯大劲儿了。
赵一奶干脆不管她,直接绕过她往他们小夫妻屋里进。
赵芳芳跟在后头,不解“奶,你要干啥啊”
赵一奶直奔胡和志的书桌,叮叮咣咣地翻找,凡是带字儿的纸,不管是啥,全都翻出来,摞在一起。
“奶,你这是干啥啊”赵芳芳着急地拦,“这都是和志的东西,他平时宝贝着呢。”
赵一奶甩开她的手,“你别管。”
桌下,有个上锁的抽屉,赵一奶拽了拽,问她要钥匙。
赵芳芳道“这是和志锁的,我没有钥匙。”
赵一奶不是第一次进来,却是第一次知道孙女竟然没有抽屉钥匙,“没钥匙夫妻俩,还藏着掖着”
赵芳芳急忙解释“不是,是我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