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们看到的是南华楼对妇孺儿童的格外关照,外面的男人们看得就不一样了。
没进大门就看到上头挂着红花的牌匾,明晃晃地写着南华楼三个金漆大字,落款是顾南箫。
顾南箫是什么人靖国公的幼子,当今顾太后的娘家侄孙,南城兵马司指挥使
能让他亲笔题匾的人,会是什么来头
再说,这南华楼店名第一个字,就是顾南箫的名讳
这情形落在这些文人政客眼中,就不免多了几分思量。
偏偏梅娘又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面对各种打探一律避而不答,只是笑眯眯地多谢他们惠顾。
打探不到梅娘的虚实,他们心里更没底了。
好在南华楼的饭菜样样美味,足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吃饱喝足后,在柜台结账的时候,就有人注意到了新店特惠的那张告示。
上面写的是,南淮楼新店开张,预充值一百两银可得尊客身份,限一百名,享受不
用排队,单独安排雅间的待遇,以及诗词会,赏花会,游园会,各种活动的专人通知,专属门票等特权。
众人看得眼花缭乱,却都抓住了一个关键信息。
那就是,南华楼不仅是个酒楼,更是一个可以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
内城管理严格,开个店连店面大小,做什么生意都有各种规定,他们想要放松放松,就只能去城外找地方,可是走得远了,又要担心不能及时赶回来,总是玩得不够尽兴。
南华楼地理位置优越,菜肴酒水一应俱全,待去后院瞧瞧,竟然还有个小小的花园
虽然地方不大,可是在南城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了。
一百两银子虽然有点多,可是换来这么多特权却是难得,更何况这一百两银子也不是交给南华楼的,以后他们来南华楼消费,都可以从中扣除,相当于那些特权活动都是免费赠送的。
就在大家心痒难耐的时候,几个女眷和孩子们从后院走了出来,个个都是一脸的意犹未尽。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在女人们强烈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吵闹哀求之下,几位大人和老爷纷纷掏出了银票。
再听说这种尊贵客户只有一百名,越发引起了抢购热潮,一些还没吃完饭的人不得不暂时离开眼前的美味佳肴,赶到柜台来交钱。
是只吃一顿好吃的,还是吃许多顿好吃的,他们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最后只有寥寥几个食客还抱着观望的心态,在看到顾南箫进店的时候,也瞬间下定了决心,赶紧去交钱了。
这日顾南箫像往常一样去衙门办公,到了午饭的时候骑马出行,不知不觉就到了南华楼的门口。
金戈早就告诉他这日是南华楼开张的日子,还拿了梅娘的请帖给他。
当时他只说公务繁忙,叫金戈替他推掉,可是这会儿还是信马由缰地到了这里。
南华楼地方大位置好,足以容纳两三百个食客,此时此刻却人满为患,连街对面的胡同里都停满了马车和轿子。
见顾南箫的视线落在南华楼的招牌上,金戈上前几步,小心地问道“三爷,要不咱们也进去看看”
本以为顾南箫会拒绝,没想到他略一停顿,竟然下了马。
铁甲连忙上前接过缰绳,金戈则跟着顾南箫一同进了南华楼。